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278天,2023.08.16
今天中午小组复盘第十课,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具体化”的探讨和练习。具体化既是咨询师的必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常常说“无处不在的具体化”,说的不仅是咨询中,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尤其是面对我们都比较熟悉且相互了解的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我”的理解而认为就是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就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就要以尊重的未知的好想更多了解之姿请教对方多说一些他想要表达的人事物。比如孩子说“我们老师太可恶了!”“我们学校太垃圾了!”,我是个懒人,我很自卑…如果,当我们听到孩子如此说,立刻就批评、指正、说教,那么孩子还愿意往下聊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带着好奇地问:“发生什么了?让你如此有情绪,可以说说吗?”或许孩子就如竹筒倒豆子般讲很多,由此,我们也更能了解孩子的想法、看法、打算、认知等。那么,如何用具体化呢?“具体化的目的是什么?具体化常用的问句有哪些?SFBT一般都在什么方面用具体化?在那些角度上具体化?”带着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来说说我理解的具体化。
首先具体化是在倾听的基础上的。听见、听完、听懂,在来访者在乎的、看重的、想要的点上具体化而非是“我”想要听到的、“我”认为重要的、对来访者有帮助的点上具体化。其次,倾听的前提是要在来访者的思维脉络下,换位到来访者的位置上努力地听懂来访者在说什么,期待咨询师听到什么,然后以未知好奇的态度邀请来访者就其刚刚陈述的关键字词进行具体化。第三,具体化也是建立共同理解基础的必要技巧。有了共同理解基础,可以保证双方在同一频道上前进,同时,才能gat到对方点上。四,对于SFBT来说,具体化是围绕目标、例外、资源、优势、行动、愿景、改变的动机、信心等进行。针对某一个向度,可以就人事时地物,以及影响、感受、事件的发展变化进行进一步具体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