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照片是否让你觉得霍格威就是一个普通的北欧小镇呢?其实这里是全球首家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式“失智照护小镇”。
设计师并没有把这里打造成冷冷清清或者是郁郁葱葱,而是用23所舒适、现代化的公寓代替了传统的病房,给予患者更好的体验,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或兴趣爱好,将风格相似的老人们安排住在一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社交所带来的乐趣。
在居所方面,为了确保老人的居住风格与之前的风格类似,房间被特意设计为6种主题风格,但都以上个世纪40、50年代风格。
温馨且专业的照料环境可以让病人在记忆中仅存的场景中生活,从而降低他们的焦躁感、延缓病情。这个疗法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老照片、旧音乐等旧物件唤起失智症患者几十年前的记忆,让他们有更多的精神归属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性格、兴趣爱好相似的老人会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好让他们多互动,更有凝聚力和缓和病情。
老人痴呆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出门忘记了回家的路是最为明显的麻烦。但在这里患者和患者家属就不必为此头疼,患者甚至能够大胆地到街上闲逛、晒太阳,因为街上的理发师、收银员、路人并非是他们的“真实身份”,其实他们都是小镇的护理人员。即使患者真的忘记了如何回到公寓当中,总会有“好心人”平安地送他们回家。
而且周边学校会定期让学生们到小镇里与老人互动,不仅添加了老人的生活趣味,还让学生们见识到人的生命衰老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在这里老人们不会被医生提醒“你是谁,你要...”,也不会有“老不死你又去哪里了”?
而是正常地生活下去,与“朋友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正常人一样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愉悦自由并且有尊严地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感知
失智老人常常会到处闲逛,霍格威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乌托邦”,即使有大门和围墙,他们可以在小镇里自由行走,还可以出门购买各种日常用品,去理发店理个发、到酒吧和朋友们小酌一杯,畅聊往事。
小镇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名普通护工伊冯•范•阿姆荣根(Yvonne Van Amerongen),工作内容就是看护失智老人。每天看着老人们日渐衰老和临终前的痛苦,令她十分痛心又无奈。
我们既无法阻止病人患病,又也没有有效的治疗老人痴呆的手段,但是我们却可以用建设霍格威村这样巧妙的办法来减轻病人的痛苦,给予他们在最后日子里作为人类的尊严。
设计师在设计霍格威时也是细致入微,尽可能地便利老人们:活动区域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在两层楼、道路坡度小、大量的无障碍通道、沿街一路都要休息区......也很好理解,老人在体能上必定是和年轻人不一样,自然需要更多的休息空间和更为轻松的活动区域。
植物不易太多,选择上首先要无毒无刺保证安全性。花卉选择颜色鲜艳和有香味的,能让长者观赏花卉的同时刺激长者的感官,起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在选取景观植物时,尽量选择长寿并且季相特点分明的,不需要定期养护且观赏期只集中在几个月的植物。结合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对长者进行一些认知康复训练活动。比如让长者在不同的月份里对开花植物进行标记或粘贴。
当然,这样的小镇建造费用昂贵,霍格威的建造共花费1930万欧元(约1亿6千万人民币),还未计算后续运营的费用。
随着国内老龄化日渐加剧和消费水平逐步提升,优质的养老企业定然会吸引到对应的人群。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护工薪酬水涨船高但素质参差不齐的今日,像霍格威这样给予老年人尊严的疗养院,会吸引到一些富裕家庭选择。不仅如此,部分遵从不婚主义者、丁克一族也需要这类型的服务,未来的市场与潜在用户巨大。
霍格威还给予了我们特色小镇的新思路,并不一定要“旅游+文化”,还可以是“文化+”。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国内的特色小镇会摆脱单一的“旅游+文化”形式,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推荐课程
儿童场地专项设计深度剖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习得在景观设计项目中:
1、 儿童场地设计的设计理论及原则;
2、 儿童场地设计的分年龄段原则、尺度、选址、服务需求、材质要求等实操设计方法;
3、 如何进行居住区儿童场地设计;
4、 如何进行开放公园儿童场地设计;
5、 如何进行校园幼儿园儿童场地设计;
6、 10个国内外优秀儿童场地设计案例精彩点评。
扫码购买课程
THE END
棕榈教育邀你加入QQ群:
园林景观学习交流1群:211714387(已满)
园林景观学习交流2群:870971783
棕榈教育咨询群:213689081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随手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