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霍夫施泰德: 荷兰学者,影响世界商业的20大思想家。
2017年4月3日, 我应邀来到了老人的住址荷兰艾德市。早上,老人准时来宾馆接我。一见面就在我的面颊上轻吻了三下,这是荷兰式的见面礼。一路上,老人就开始谈起了他与中国的渊源。他曾是香港大学的特聘教授,去过中国好几次。在香港,他与另一位跨文化学者彭迈克合作,共同开发了他的第六项文化价值观长期-短期导向。彭迈克是跨文化圈鼎鼎有名的学者,我早就听过他的名字。从宾馆走路10分钟后就来到了他的家中,他的家在公寓的最顶层,很漂亮也很新。一进门他爱人就出来迎接,用温暖的手握着我。她准备了咖啡和点心,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一天的谈话。
访全球跨文化大师格特霍夫施泰德得纪实霍夫施泰德是一位谈起家人眼睛就会放光的人 -- 霍氏好友 Hein
还没等我发问,两位老人就主动介绍起了他们的家人。老人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格特杨在瓦格宁根大学担任教授,三儿子是一名外交官,娶了一位印度尼西亚华人妻子,他们有三个混血宝宝。四儿子在北京大学留过学,与他的法国妻子共同领养了两个中国孩子,一男一女。据他介绍,他和妻子麦克的婚姻很稳定,他四个儿子的婚姻也都非常稳定。他现在有10个外孙,其中五位是中国人。两位老人一位88,另一位86,都精神抖擞,思维敏捷。他们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两位都自己开车。
到了老人书房,我的博士论文就摆在他桌子的正中间。老人开门见山:“我非常喜欢你的论文。我从你的文章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你的文章启发了我的思考。”这验证了他朋友们的说法: “我的论文让他想起了他早年的学术生涯,我和霍氏都是先锋。霍氏在IBM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测量国家文化,这是后来在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可是他数据的结果与IBM提倡的企业文化相悖。IBM引以为豪的价值观是人人平等。他的结果却是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平等也有高低之分。这点在IBM看属于政治不正确。” 我调查时候也没有想到要研究国家文化,后来经过无结构化访谈一步一步提取出来的,结果连我自己都大吃一惊。
老人接着说道: “我主要关注方法论。你没有使用所有的维度,只用了其中的两个维度,这点我很赞同。”
此处交谈1一小时,无录音记录......
霍氏: 你做的事情非常有意思,我们确实对中国的事情感兴趣。我的五个外孙都是中国人,当然他们被荷兰文化影响也非常大。你什么时候毕业?
我: 预计6月2号答辩。
访全球跨文化大师格特霍夫施泰德得纪实霍氏: 二战的时候,唯一不被俄罗斯打败的人就是芬兰人。芬兰人变得非常受欢迎,因为他们可以把俄国人打败。他们怎么做到的?他们是很好的人。
我们家都是外语狂,四儿子会说汉语,大儿子会说丹麦语,麦克是法语老师,她会说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但我们搬到巴西的时候,她没有办法教法语,但是她学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土耳其语。她对这些语言都有一些洞见,我们有一次数了一下,我们全家会说13种外语。
访全球跨文化大师格特霍夫施泰德得纪实我: 天哪,你们学外语有天赋。
霍氏: 我们感兴趣,有没有天赋我不知道。我可以教四门语言,法语是第一外语,在荷兰法语是我们的第一外语。我从未掌握流利的法语,直到我到枫丹白露教书。我注意到说法语的人或是拉丁语系的人们从来不纠正他们的老师,但是我有一个小窍门: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酒吧,我说任何能帮助我纠正法语错误的人将会得到一杯免费啤酒。结果这招很奏效!你做老师喜欢的事情还能得到一杯啤酒。我需要说法语,因为如果我跟我的外孙女尼娜对话,我必须说法语。他们在法国住了8年。我们在战争期间学了德语,当年德语是第二外语,英语是第三外语。但是战争的时候,荷兰被德国占领,我们试图不去学习德语。但是你不可能,因为如果你决定你不去做什么的时候,你恰好就会学到。在战争期间,我们学了在德国是禁止的德语课本。这是我们抵制德国的一种方法,去读被德国禁止的书。德语和荷兰语很近,丹麦语也很近,除了丹麦语的发音对我们来说很难。实际上丹麦语和挪威语基本一样,但是挪威发音更加清晰。
我: 我有一个问题,您说到地理纬度,人口规模和国家财富可以预测权力距离。地理纬度和人口规模都不能更改,那么财富是否可以预测权力距离?
霍氏: 主要是看谁排第一,谁排第二? 比如说美国人相信个体主义可以预测财富,但是我通过数据证明,这不是真的。如果财富增长了,个体主义也同样增长了。如果财富不增长,个体主义也不会增长。所以财富排第一,个体主义是随之而来的。权力距离也是一样,权力距离在父母对待孩子中就看出来了。年轻一代有着更低的权力距离。格罗宁根大学的Beugelsdijk和Maseland重新测量了我的问卷,结果显示我的价值观指数几乎没有改变。Beugelsdijk是我们这个领域最有前途的人,他在我的母校工作。他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其实是他的助理。他测了两代人,老一代人更加服从权威,年轻一代更少服从。这也可能与电子发展有关。
我: 您说得对,您提到当一个国家财富增长时,其民众也就有机会获得各种资源,从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国家依旧贫困,它就不太可能向更加阴柔气质的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繁荣会哺育宽容,而贫困会滋生焦虑。其实经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不是说有钱了文化就会改变?
霍氏: 我足够灵活,如果你是对的我就改变主意。
我: 呵呵!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国家开放起来,经济就会增长。经济增长了,其它都随之改变。
霍氏: 中国会有很多矛盾, 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你看这是国际商务研究杂志, 跟我相关的文章我都勾住了。这是一篇获奖文章,这篇文章获奖是因为关于我的研究综述。但是我并不总是开心,但是这篇文章获奖了。
我: 为什么?
霍氏: 因为美国人总是混淆个体和社会。美国是一个个体主义社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竟然没有社会这个概念。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英国前首相曾经说过没有社会这回事,只有个人。这肯定是胡说,因为我整本书都建立社会上面,实际上整个欧盟都是建立在社会这个概念上面的。英国有些人认为国家是建立在个体上,美国更胜一筹。我收集了一些数据足以证明企业主管的社会的责任是一项很重要的品质。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欧洲并不是移民社会。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这些国家都是移民,他们并没有在那里出生。比起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对个人的成功更感兴趣。
我: 有很多人说您的理论过时了,是不是确实过时了呢?
霍氏: 参照Beugelsdijk和Maseland的文章。 我有时候把自己跟达尔文比较,在达尔文发明进化论之后,有很多人批评他。最后他说: “好吧,很多事情我不知道,但是我是进化论的发明之父。”
我的 《文化的后果》这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完全不同。这30年来所有的建议,批评都反应在1982年这一版。大部分人从未看过这本书。
霍氏从书架抽出一本书继续说道: “这本批评我的书来自于普林斯格出版社,对我来说他不具有任何信息。很多人通过使用我的名字去发表论文,然后说他们不同意我的理论。但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同意什么,只不过使用了我的名字而已。”
我: 我觉得大多数批评您的人都没有国际经验。也有很多人批评我的文章,觉得我关注的不是重点。后来我领悟到因为他们没有跨国工作经验。一旦走出国门,这些东西会马上对他们重要起来。
霍氏: 完全正确。你用了范式,我创建了范式。我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所以我用了技术上的专业名词: 维度。我试图去展示给大家你可以测量某些东西。我与历史学家有很大的矛盾,因为我可以测量某些东西,而这些维度的起源却是有上千年的历史。比如说英国非常阳刚,荷兰非常阴柔。有一个60年代的出版物,说英国和荷兰就像妻子和丈夫一样。美国人完全不喜欢这一说法,我的合作者保加利亚学者米歇尔明科夫也不喜欢,他说这简直是疯了。如果你在芬兰生活,你知道阴柔社会是怎样的。但是美国人不喜欢,因为这个单词是禁止的。我的发现是社会禁忌恰好是这个社会最强的价值观之一,这些事情重要到你都不能说他的地步 (强调,笑)。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公司进入中国,他们在开始犯了很多的错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些区别。我的理论在中国相对著名,我最近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荣誉教授。
我: 您有没有听说过一带一路?
霍氏: 没有
我开始介绍
霍氏: 有意思,确实,要是中国能够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话肯定就是世界强国。你的书会有很好的市场。我去过西安,从北京坐火车出发,很美丽的城市,我还记得那些城墙。我也去过广州,我和麦克从荷兰乘火车去香港,用了一个月。第一站是华沙,然后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最后到达北京。我在北京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
我: 俄罗斯到中国境内火车是要换轨道的,中国修了高铁之后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霍氏: 我记得我们到中国的时候火车要换轮胎,我们坐在车里等然后有人把火车抬了起来。
我: (笑) 最后一个问题,您怎么看我这个项目的未来?
霍氏: 这个项目有一个未来 (强调),保持你的灵活性。比如说,不要把自己与任何商业用途连接起来。我的同事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与商业公司签了合同后研究结果不被允许发表,因为客户不予许。保持你的独立性,如果你对什么兴趣,就潜下去。我希望是这样,我希望你的论点不是希望变得有钱。这不会让你变得有钱,但是会给你自由。你可以跟随你的心灵,这将会带你去到完全不同的地方。
访全球跨文化大师格特霍夫施泰德得纪实霍氏: 我喜欢人们不同意我,如果他们有很好的理由。这他们代表认真读了我的东西,我认为你有一个非常(强调)重要的题目。
我: 我担心自己这本书把中国老板描写得太糟糕,人们读了以后不愿到中国企业工作了。结果我不但没有做促进工作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霍氏: 我不会担心这件事情,这能帮助你的国家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也告诉中国企业在世界另外的地方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因为中国公司之间也会有竞争。
我: 我的问题问完了,谢谢您!
霍氏: 我的爱人准备了荷兰式午餐,我们一起去餐厅吃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