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286天。
今天分享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儿童作品《三毛流浪记》。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非常熟悉,是一个脑袋大,脖子细,身材特别瘦弱的小男孩。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圆圆的脑壳上长的那三根毛,可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叫做三毛的小男孩,却曾经在无数个日夜里牵挂着全国千万读者的心,为什么呢?
三毛明明是个被作者创作出来的人物,却能被大伙儿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只要他的故事在报刊上连载,就有全国各地的人给他写信。
最有意思的是,三毛甚至能在冬天收到读者专门寄给他的小帽子和小衣服。这可是作为书中人物绝无仅有的待遇了。三毛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他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还要从创作他的人张乐平先生的人生经历开始提起。张乐平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农村里,父亲是位老师,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而擅长刺绣和剪纸的母亲,就经常替别人缝衣服、绣花补贴家用。
张乐平经常在放学后替母亲剪纸画样,久而久之,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的时候,张乐平来到镇上一家木行做学徒,他没钱买画画的工具,就用墨水在用来引火的那个纸上练习画画。
白天他在店里干活,晚上就借着油灯在小小的房间里画画。夜深了,这蚊子特别多,为了不挨咬,他就把这两只脚伸到一个瓮里。
有一次半夜,老板突然来了,一敲门,张乐平就着急去开门,结果就把那个翁给打碎了,老板看见之后非常生气,一脚把他踢倒在翁的碎片上。从此他的耳朵后面就留下了一条明显的伤疤。
后来他去私人学堂画过画,又在广告公司做过练习生。可是老板稍不满意就会狠狠地责骂他,这些心酸的经历他都记在心里,所以日后都被他画进了漫画里。
很长一段时间,张乐平一边画广告,一边画一些时装设计和插图。空闲的时候还会创作自己的漫画,积累了自己的作品,然后他就开始向上海各报社投稿了,凭借精湛的绘画功底,他渐渐成了上海滩很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
生活在那个年代,张乐平看到街边看到蜷缩着的小孩子们,他们骨瘦如柴,衣不蔽体。不仅是吃不饱饭,还无家可归,无处遮风挡雨。
这些孩子就在街头流浪,也没有办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张乐平看着中国未来的主人翁们生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就发誓了,要用画笔为这些被侮辱、无辜的孩子们控诉。
于是,光头上长着三根毛的小男孩,三毛就这样诞生了。可是为什么是三根毛呢?这恐怕是因为张乐平在老家排行老三,而他画三毛不仅是在画这些受苦受难的小朋友,也是在画年少时艰难谋生,辛苦学艺的自己。
1935年,上海《晨报》的副刊上,三毛第一次跟读者见面了。天真、调皮的鲜活形象,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接着张乐平用自己积累的抗战素材,创作出了揭露军队腐败的漫画。
《三毛从军记》1947年,张乐平遇到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情,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张乐平深夜才回公寓。冰天雪地里,他看见弄堂口有三个流浪儿童,正围着一个小铁罐取暖。他们不断地吹里边的火,生怕小小的火苗熄灭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当他再次经过弄堂口的时候,昨晚上三个孩子中的两个已经被冻死装进了车里,而车里早已经装满了被冻死的人。
这件事让张乐平悲痛万分,他把笔触对准了苦难的流浪儿童,创作出了这个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三毛流浪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