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一位83岁老母亲黄某某,在照料无自理能力的智障儿子46年后,给儿子服下安眠药致其死亡,然后去公安机关自首。
在法庭上供述时,老人掩面痛哭着说了三句话,句句戳心:“他是我儿子,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也从没有想过放弃他。”
“我不能把一个那么重的责任给大儿子。”
“是我自己对不起他,把他生成这样,害他受苦,我宁愿自己犯罪,结束了他痛苦的人生,好过我死后他没人照料生不如死。”
2016年5月,城乡之交,一对70岁的夫妻,膝下无子女,一夫生病,无钱住院,只好把唯一一套祖屋(二亩地加一栋二层民房)申请政府征收,折合价值一百五十万元。这块地随后以三百万元转给了开发商。老夫住院,花费70万,仍不治身亡。
一个母亲,不生儿子断然不会有罪过,生了儿子没带好,早早夭亡,不管有意或无意,大概不会犯法,即算让痴儿吃安眠药,如果有意隐瞒,虽说良心有愧,也不会被法判。大概老母亲爱儿心切,想以身赎心,让余生赎罪,让儿子得脱,不连累他人。有时候,生比死更需要勇气,做好人比做恶人难。
同样,一对老夫妻,70岁尚不算老,说不定还有二三十年命,谁又算得了余生尚有多少命,还要多少钱,把老屋一卖,折算成余生的生资,不说物质是否恰有保障,家是一生的感情寄托,农村,屋就是家,屋都没了,家就破了。有时候,舍弃比拥有也更需要勇气,温和的长痛更甚于剧烈的短痛。
前途未卜时才有希望,才有活下去的动力。一旦,事业看到了天花板,生命看到了终点,便索然无味。老母亲预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痴儿再无好的希望,身未死,心已竭。老夫妇显然是无奈之举,设若不救,只是一时苦痛;茫然相救,延长痛苦。救人于苦海,那是有好的向往,设若一直让人在苦海中挣扎,不如快快下沉。刽子手的恩惠,就是把刀磨快,一刀断气,如若垂爱生命,慢慢地磨,让生命尽可能地延长,拖个三年九载,那就大大地坏。
有时候,爱,不是缠缠绵绵,一刀两断的痛快,才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