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与成年
首先,做个调查,现在还有没有家长认为“原生家庭不背锅,被啥事都往原生家庭上扯!”?我先说一下哈,我是学婚姻专业的,在我们这个专业里面,所有的最后谈的都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理论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婚姻和育儿的。心理学领域有很多分支流派,每一个分支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的方向。没有一个流派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当时在学婚姻的时候,一开始学的就是原生家庭理论,我一学就非常认同。然后,在咨询过程中,还没有遇到一个例外,我接手的所有的问题,最后追溯到根源都在原生家庭,也就是问题都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但我也不敢说百分百,教科书上说的是,百分之八十的问题都在原生家庭。女性受原生家庭影响多一些,男性可能会少一些。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否认原生家庭理论的人,大多原生家庭不好,可以说是极其糟糕。这个他本人知道吗?是知道的。但是,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会导致从这样的原生家庭中走出来的他,就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就是承认了二者互为因果后,他无法接受那个糟糕的自己。所以,他就否认,通过否认原生家庭和今天的关系,来试图说明虽然他原生家庭不好,但是,现在的他并没有那么糟糕。这样,他就不用通过努力,就可以接纳现在的自己了。
其实是这样啊,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伤痛,或多或少,都有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改变的东西。谁都没有资格瞧不起谁。再好的童年,再好的原生家庭,也有伤痛,如果没有伤痛,大家都不会来学习。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原生家庭不好,不丢人。大家记住了,凡是不涉及道德的错误,都不丢人,不但不丢人,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突破自己,成长自己,反而还会令人钦佩。你所谓人上人。
有一种人,是绝对不承认原生家庭,绝对不接受改变和成长,认为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都是别人的,这类人就是精神病人。
用童年被对待的方式来解决成年后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每天穿着破衣服去上学,同学们都嘲笑我。我当时就有一个不良的感受,就是感觉到羞愧,然后,我就有了一个决定,那个决定就会成为我三观的一部分,大部分进入潜意识,少部分进入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做一个什么决定呢?“长大后,我要挣好多的钱,买好多的漂亮的新衣服,我要让你们蔑视我的眼光,变成仰慕我的眼光。”那这个决定一旦进入我的意识和潜意识后,我成年后,就会无形之中很在乎穿着 ,面子,而且我会在乎金钱。同时,当你生活中,遇到一个穿着朴素,邋遢,老布鞋打扮出门的人,我会有什么情绪呢?我会看不起他。相反,对穿名牌、开豪车的人,会无意识地喜欢,因为你的潜意识里想成为这样的人。要么羡慕,要么嫉妒,总之,会对这样的人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生活中,看不起不如我的,嫉妒比我好的。所以,我们很容易用童年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人。
童年和成年是因果关系,如果一个人把童年都忘记了,没有了觉察的能力,就会导致知情意混乱,知情意的能力就很差。自我觉察、自我同情、自我关怀、自我救赎的能力都没有了。
童年里,被爱的事件发生时,你会有一个良好的感受,自信,积极自我,这时候形成的三观就是正确的。成年后,争取三观、良好感受,积极情绪、利人利己的积极自我就会成为你的底层逻辑。相反,消极自我就会成为你的底层逻辑。
大多童年里不开心的,甚至痛苦的事件和经历下,形成的认知和三观,可能在小时候可以保护你,但随着逐渐进入成年,就不能很好地保护你了,需要成长,重建认知,重建人格。
童年里开心幸福的事件和经历下 ,形成的认知和三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很好地保护你的一生。
无论适应性良好的还是不良的三观,都有可能通过抚养关系传给下一代。
二、童年创伤会造成哪些深远影响
美国临床与治疗心理学博士“秋丽安.斯莫尔”指出:
1、如果没有专业的心理帮助(读书、学习、咨询),创伤会永久性改变一个人人生轨迹,并且,还会加重情绪症状的可能:羞耻心、悲伤、受害者情结、抑郁、焦虑等等。
2、童年创伤可以提高一个人心理/生理敏感性(自然界里,越弱小的动物越警觉,越强大的动物越从容):注意力缺乏、灾变恐惧、失眠、紧张、易激惹,以及其他多种病理现象:肠道易激综合征、偏头痛、纤维肌瘤等等。
警觉在动物界是好的行为,因为可以保护自己。在人类呢,也是好的,保持一定的无意注意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过度警觉就不好了。过度警觉主要表现在恶解人意。比如,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被害的视频,你相信就是被陷害的,所以,你采取的行动就是加强防范,天天亲自车接接送,并告诉孩子不要随便相信别人,包括老师和同学。这样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是你的孩子被拐卖的概率可以减少,但是,坏处呢,如此过度地警觉,让你的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呢,如何融入职场和学习环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