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乙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
进入2019年,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将会是万众期盼的春节长假了。但是,对于许多单身人士来说,春节,也许是他们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逼婚、相亲、被三大姑八大姨围攻,一年一度的春节相亲高峰即将到来,单身的你准备好“被催”了吗?
但在数字时代,有一个好东西,就是各个领域都在使用着,但可能我们确实又不知所云的大数据。现在大数据的应用变得越来广泛,我们生活中,特别是在购物、外卖、看新闻时,网络后台就会根据我们的足迹,用留下来的数据来分析,推送我们喜欢的相关内容。虽然有报道过大数据“杀熟”这种问题,但是毕竟还是“真香”,停不下来。
现在这些数据,也已经逐渐应用在恋爱配对这类软件上了。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相亲渐渐成为单身男女完成婚姻大事的主流方式。婚恋网站、单身社区、交友群组,用互联网牵线搭桥,伴随着时髦的大数据概念,省去很多苦苦寻觅的麻烦,确实吸引着众多的单身年轻人。
大数据相亲,标榜着精准高效,通过分析个人微博、浏览的网页、喜欢的电影、爱吃的餐厅等网络足迹,分析出恋爱观、习惯、家庭条件、性格等因素,来匹配合适的恋爱和结婚对象。当然,家长们也坐不住了,春节的这波相亲热潮,他们也想方设法的会试上一试。
不过,大数据可以精准了解一个人的行为,但它真的能解决爱情问题吗?曾经在奇葩说的辩论中,有一个话题也是与“婚恋大数据”相关,各位奇葩选手们纷纷上场,各抒己见。如果能够根据大数据找寻到在方方面面最适合的人,但这真的还算是爱情吗?
在黑镜第四季的《DJ下台》中,讲述一个智能系统搞定恋爱婚姻大事的故事。适龄青年只需要按照系统的分配,与不同的人,谈一些不同的恋爱。最终,系统就会自动帮你找到99.8%高匹配度的那个人。
男女主角的代码经过1000次的测试,翻过998次那道匹配度的坎,本以为爱情的终点即将来到。可惜迎来的不是真爱的胜利,只是虚幻的模拟数字。实际相见的他和她,对于虚拟中的他们一起经历的那些波澜壮阔的爱情故事,一无所知。
一切都被安排好了,一切就简单多了。但是简单,让爱情也变得毫无意义了。最终,我们可能只看到眼前的结果,不知道背后的过程。
科技BUFF加持,带来的或许并不都是完美的新世界,有时也可能是让人细思极恐的牢笼。大数据相亲乐此不疲地为单身男女打上鲜明个性的标签,但标签的字眼只有那么多,无不充斥着机械性和重复性。但人不是机器,一个人难道用标签就可以代替了吗?
恋爱过程中的摸索,感情困境中的抉择,共同生活中的点滴,虽然带有原始的粗糙,却也有着纯粹的真诚。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可捉摸,没有固定的算法,没有标准的答案。
然而大数据相亲,却是用硬性数据衡量着一切,直接将量化的结果摆在眼前。不说结果是否肤浅,只是觉得对自己不负责任而已。少了寻找的乐趣和烦恼,那么这样的恋爱和婚姻,怎么能谈得上有意义。
不是只爱你有趣的灵魂的故事愈发稀少,只是我们还没有踏上寻找爱情的道路。单纯的数据不一定就是完美的爱情,但在寻找爱情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就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多苟且,诗意更美好。
文草乙∣与世界讲和
你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