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纳粹卡尔二战时期经放火杀人大屠杀场面在战伤临死前几天,在被杀犹太人民族的个体本书作者西蒙•威森塔尔前忏悔,请求作者的宽恕,作者听他说完后却选择黙默离开,并不接受他的忏悔。曾子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是您,如何处理?
宽恕这个概念在自己一生里是有很多特殊的感觉,自己并不是属于西方信仰什么教派的人,但是从小到大爸妈均教给我的都要如何多行善事做个善良的人,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懂得体谅别人。这是父母给我留下的家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85df3a125499ea72.jpg)
本书的作者西蒙威森塔尔,他是一名犹太人,被作为囚犯被抓到了纳粹集中营伏役,途经历经了艰难磨难,亲眼目睹了集中营里面的一幕一幕的悲惨事件,遇到了亲身经过大屠杀的德国纳粹党卫队员卡尔,因为他的临死忏悔没被自己宽恕而一直让他内心并不坦然,是因为放不下此事。和他的两个朋友阿瑟和约塞克聊起了此事,他们都是态度非常的坚决,如果他宽恕了,所有的犹太人已经死去的不会原谅他,而且还会质问他有什么权利宽恕手里沾满血性的恶人。但是在他的心中一个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候,能够如此真情的坦露内心,承认自己的过错,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罪行,确定真诚真心的让自己的心灵重新的清理,生命的最后的尽头最后时刻错过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但是如果稍微的想一想,他为什么如此的愤怒,如此的不可以理解他自己这种行为,他认为他也是受害者,他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将要死去的人,他就放宽了他对他的一种请求。他知道如果宽恕同意,就会让宽恕变得非常廉价,任何一个手里沾满鲜血的屠杀者都可以通过片刻的忏悔和得到上帝的宽恕。他不应该做这样的人,他非常的纠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f859e4449fa4099c.jpg)
很多的学者和神学宗教信仰的人面对如此事情,有些人批评他说应该要宽恕,不应该让仇恨一起延续下去。有些人就说他做得非常对,一方面他没有权利代表所有死去的人,他也代表不了。每一个家庭在死去的人里面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被他杀害的这些人思想里面都认为他通过忏悔来解脱,是一个非常自私或者冷酷的一个表现。更加的让激起逝去的人的一种愤恨。
有些人认为他所做的事情最亮点的地方是保持了沉默。虽然认真的听德国纳粹人的忏悔言语,但是他始终保持沉默,听完忏悔人的言语内容也帮他赶走了他身上的苍蝇。虽然没有宽恕他,但是第一个人的生命,但还是在关注还是在默默的接受。到后面他去看他妈妈的时候,他也不对她讲出他儿子所犯下的罪行,让他的妈妈有一个美好的回忆,这个也是他间接沉默的一种美的。
基督教的教徒,全世界有数亿人,而犹太教有1000多万人,但是,基督教的教育里面讲,无论犯下什么样的罪行,都应得到上帝的宽恕,和犹太教里面则说,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由自己想方设法去赎罪,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赎罪,要用时间去赎罪。而不是用高档的人去向低档的囚徒去忏悔赎罪那么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fea9d33d64326aab.jpg)
有个学者则发表说,对于忏悔这个人宽恕与不宽恕都不应该把这一件事情放在自己的内心上,让自己过得纠结放不下。因为他说所犯的事都是一个组织而不是一个人所犯下的罪,不应跟一个组织讲道德来约束自己,如果他宽恕了,只是对生命的宽恕而起,也不必让自己受束于被杀害人或者是亲人的谴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ec801df8ef3a6610.jpg)
我个人则认为他也不必纠结于内心,毕竟他自己对做对了他当时认为最好做法:让忏悔的人,他完成了内心忏悔的流程,他用沉默的语言来自应对所发生的一切,但是用爱心去关注将要垂危的生命。在没有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状态的时候,对这个事情最后也是主动的去了解,去思考,怀着此心态所以就导致他后面去拜访他的母亲,去发起对此件事情的讨论,去深入了解当时各种人视角和人性的不同的状态。
读完这篇文章,给自己对人性了解也多了一些视角,对人生信念也有自己的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