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读书就是从头翻到尾逐页翻阅的过程,然而几个月之后再回想起这本书的内容,只能回忆起零星的细节,却无法说出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其间所耗费的时间性价比极低。很多本书在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海潮一次次冲刷,沙滩上的字迹渐渐模糊到看不清。如何通过有效阅读增进阅读理解与速度?《如何阅读一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全面的建议。
看书几乎是零门槛,1岁不到的孩子都可以看绘本,扎克伯格刚出生10天的女儿就在父母伴随下读《宝宝的量子物理学》,一个成年人如果愿意,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书。除了娱乐和消遣性的阅读然外,我们还需要有目的性的主动阅读,通过一本书获取资讯、解决疑惑或者以及对某项事物得以更深刻的认知。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想通过阅读发掘更多的东西,可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开卷的第一步应当是检视阅读,这时我们的目标有两个,首先确定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然后找出这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两个在阅读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序和目录:用心的作者能够通过序让读者对这本书的主题形成初步的概念和了解,而浏览目录则好比旅行出发前先看看地图,以免盲目乱闯。进行检视阅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但极有帮助的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立刻停下了查询或思索,先从头到尾了解全书概貌。不要因为某些个别不懂的段落或章节阻扰或泄气,读完全书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之前这些不懂的部分。
在进入阅读时,很多人会出现这种状态,翻了几页脑海就陷入白日梦,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几页在说什么?如果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提供的方法,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会始终有一个可以追随作者思路的系统。在检视阅读需要带着这4个问题去读:(1)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2)作者运用哪些论点来支持他的观点?(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吗?(4)这本书提供的讯息是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的吗?读一本好书时会走神、打瞌睡,并不是读者不想努力,而是因为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检视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一边读一边回答以上4个问题,则是我们首次阅读一本书努力的方向。
还有很多深刻的好书不仅值得我们快速的进行检视阅读,尤其是非小说类的书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理论性的书籍和实用性的书籍,前者教我们某个概念是什么,后者教我们如何去运用某项知识。但与我们在学校学习形式的最大区别是,在学校里老师会主动传授知识点,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就具体问题向老师寻求解答。但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位沉默的老师,只能靠我们主动在书中找出解答,这就需要运用更高阶的阅读技巧——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是为了通过一本好书探明更多知识盲区,所以分析阅读就像一个反刍消化的过程,粗粗咽下后再细细咀嚼。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需要完成两个步骤:(1)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2)为全书的重点列出纲要,再为各部分列出纲要。通过第一阶段我们对整本书的概念、理论信息已经能够有充分的了解,如果要想更好的掌握该书传递的知识,我们需要进行第二个阶段:(1)从全书重点中找出作者的主旨。(2)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构架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3)明确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以及哪些问题是作者尚未解决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并不是盲从作者的观点,否则无异于填鸭式教育,我们还要学会与作者对话——提出同意或者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有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力,这便是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
训练自己的阅读技巧的过程和学游泳一样,伸手、划水、换气、蹬腿,熟悉了单个动作,便能这一系列动作配合完成,通过一次次的重复动作一气呵成,完全掌握方法后,游泳仿佛成了遇水便下意识的动作过程,游的越多水性也越好。阅读的技巧也是一样,刚开始我们需要逐步完成上述过程,久而久之则习惯成自然。我们的心智和四肢肌肉一样,如果长期不用也会萎缩;不一样的是我们的身体状况在30岁左右达到巅峰,而通过增加技巧和增进理解力,头脑和心智却能保持不断的成长。
在如此多彩的现代社会里,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新奇的资讯也不胜枚举,我并不反对消遣式阅读,这一类阅读能使我们具备更多的谈资,我们也因为增广见识从而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但无法从消遣式阅读中学到任何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一类阅读只需通过快速扫描浏览足矣。我们更需要从超出自己现有能力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成功的阅读了一本难啃的好书,我们不仅让思想增长,还能成为更有技巧的阅读者。从长远来看,一本又一本好书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得以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恰恰也是阅读的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