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5

《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5

作者: 静静伴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6:36 被阅读0次


政体第二(2节)(以下正文、译文均摘抄自骈宇骞《贞观政要》)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卿等特须灭私询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译文:

贞观元年(627),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中书省所草拟颁发出的文告命令,门下省与其意见颇有不同,有时两省各有一些错误失当之处,但却又可以相互纠正。当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的目的,就是为了相互防止发生过错失误。人们的意见常常会有不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办好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短处,不愿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到别人议论他的是非,就含恨在心。有的人为了避免和别人产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脸面,明知有碍于政事的地方,仍马上施行。这种只为不违背一个官员的私情,却在顷刻间造成了危害千万百姓的大弊端,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注意防范。隋朝时,朝廷内外的官员都人云亦云,见风使舵,从而招致祸乱发生,人们往往不能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当时大家都以为灾难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当面说好话,背后搬弄是非,不觉得那样做会造成危害。到后来天下大乱,国破家亡,虽说有人能幸免于难,没有遭到刑戮,但也活得非常艰辛,还会深受社会舆论的谴责。所以你们身为大臣必须去除私欲,乘公办事,坚守正道,凡事都要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

注释:

1、黄门侍郎:秦汉时本为君主近侍之官,属少府。魏晋以下沿置。与侍中同掌侍从威仪,纠正违失。至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称门下侍郎,员二人,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同判省事。其职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及掌祭祀、赞献、奏天下之祥瑞等。

2、王珪(570-639):字叔阶,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著名的政治家。贞观二年(628)任侍中,进位宰相,成为与房玄龄、魏徵、 杜如晦等齐名的唐初四大名臣之一。他敢于直谏,惩恶扬善,为唐代初期的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3、门下:本为门庭之下的意思。古代从皇帝到郡县长吏,均可适用。侍中等官本管皇帝门下众事,后形成官署门下省。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4、面从背言:语出《尚书·益稷》。意谓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PS:

1、再次感叹太宗的治国严谨,本节太宗表达了一个意愿,有意见可以、能力偏颇没关系,但一点认知很重要,“至公无私”;

2、再次对比隋炀帝,炀帝巴不得全国闭麦,全部对他令行禁止;太宗不仅自己广开言路,更推崇朝臣之间意见相左,在如此包容的政治风气下,实难存在投机取巧的佞臣,能在这一朝天子脚下为官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相关文章

  • 贞观政要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

  • 谈《贞观政要》

    打我记事起我就爱好读书,家中父亲书橱里的哲学、诗歌、历史、小说、国学等各类书籍我都如获珍宝,一一把玩,爱不释手。虽...

  • 《贞观政要》摘句

    1、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2、求木之长者,比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求谏第二四》 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②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君道第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

  • «贞观政要»笔记

    ①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②备预不虞,为国常道。 ③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

  •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

  •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将要摔倒时...

  • 《贞观政要》读书分享第三十天

    《贞观政要》,唐代吴兢的作品,是一本政论类史书。 《贞观政要》主要内容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一些政治、经济上...

  • 读《贞观政要》(2):《贞观政要》编排体例及各卷内容

    《贞观政要》之“贞观”,即唐太宗在位及治世时所使用的纪年年号,该年号起始于公元627年,迄止于公元649年,凡2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ha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