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个场景:大槐树下,爷爷拖着不能站的双腿,边挪动边举起他的拐杖朝一个捣蛋的男孩敲去,当然,男孩跑开了……
那男孩是我弟弟,爷爷当时双腿已经不能走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孙子不懂事。当然在我们的印象里爷爷是刻板的,脾气有点不好的,和慈祥的奶奶比起来可就差远了,所以,他要打我几岁的弟弟,我当时应该是带着不满清晰地记着这个场景……
八岁那年,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在我的记忆里爷爷的印象并不深刻。大槐树下 依旧是吃饭时候蹲满了人(农村老家以前吃饭比较简单,都喜欢端着碗去外面吃),夏日的午后,月明的夜晚,经常很多人在大槐树下聊天,不经意间也听到很多人讲起我的爷爷,讲起他年轻的时候怎么的仁义与不争,遇到别人来找茬的事情也会轻松绕过,别人看不过去为他报不平时,他总是说冤家宜结不宜解,亏点有啥呢。还有人讲起我们的大家庭,爷爷兄弟五个,爷爷是老二,却是整个大家庭的当家人,大大小小几十口人他和奶奶操持的井井有条,还有瘫痪在床二十年的太奶奶在饿死很多人的困难时期,得到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正常终老……长大后我也和姑姑核实了很多事情,听姑姑讲全家吃一次饺子,等到我奶奶和姑姑吃的时候那锅里基本都成了糊涂汤了,我常常也想像不出来几十口人怎么吃饭,奶奶怎么让年龄稍长的姑姑和她一起忍饥挨饿到最后一刻……
听来的只言片语逐步把记忆的碎片一点一点拼接起来,爷爷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有时候看到伯伯们和爸爸做事真的很像爷爷。伯伯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还帮助了不少困难的人。爸爸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农民,他用自学的农业知识也在帮助着身边的人。从小到大也经历了不少一听说我是谁谁的侄女谁谁的女儿而传出发自内心赞赏的声音,当然不是赞赏我,而是我的父辈们!
二十四年前的春节,全家人以大槐树为背景拍了张全家福。爸爸兄弟五个及我们二十几个堂兄弟姐妹及小家庭紧紧围在奶奶身边。此景从此不在,此情应早已刻在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心中!
爷爷,你也许不知,当年我那淘气的弟弟,曾在奶奶晚年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奶奶那几年仅认识的两个孙子之一。做人做事延续了父辈的传统。
仅以此纪念爷爷离开我们三十周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