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不断创造、不甘平庸的鲜活生命,在不断地学习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而知识也在影响、塑造着他们,学到最深处,自身亦成为知识。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行
天助自助者
“二八定律”,左腾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阐述的很清楚,在我们的教育现状当中,二八定律也很明显,一定会有20%的教师勇猛精进,坚持学习,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骨干;也会有80%的教师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在新网师,二八定律依然存在,因为新网师不会“扶贫”,只会“济富”。学员努力的程度与获得资源、关注、机会、平台的机会成正比。“乐观者往往成功,悲观者往往正确,细微差别的马太效应到最后都是惊人的差距”。是成为20%的榜样,还得成为80%中的一员,这是你的选择,你的自由。新网师只会为原本就热爱学习,且不甘于平庸的老师提供合适的土壤,为有生命力的种子提供阳光。这样说很残酷吗?但这就是现实,因为谁也叫不醒装睡的人,只有自助者才能获得他助。
生活处处皆学问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郝晓东老师讲他组织常春藤读书会年会时出现一个纰漏,虽然多次推演流程、环节、细节,然后再实施,以终为始,但现场依然出现幻灯片里的图片播放不出来的问题。他在反思中写到:依赖个体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万无一失,是危险的,还是要用严密的流程来克服个体的不确定性。如何做到?列清单,把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列出来,每完成一件划掉一个,这样就不会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而遗漏。
回到现状,每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自己有没有能力分清主次,将工作有条理、高效率的完成,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反思自己有没有闲玩手机、闲谈、闲思而浪费时间。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把忙挂在口头上,可是却有足够多的时间闲聊,我们需要在事物中修炼,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事情,正是挑战自己的学习机会。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手头事务,并在工作当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果经历过世事沧桑,依然还能保持一颗活泼的生命,还能对世界拥有好奇,对知识保持兴趣,还有挑战未来的信心与勇气,这样的人永远年轻,永远幸福。
抵达没有捷径
任何值得抵达的彼岸,都没有捷径,唯有热爱。
成年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根本上源于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还原知识创生之初的惊奇,掌握知识洞见世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热爱学习就像李镇西老师阅读、写作,如呼吸一样自然,工作成了休闲,休闲成了工作;就像刘广文老师一样,十多年痴心不改沉浸《人间词话》,成为中小学老师研究王国维的专家;就像陶新华老师一样围绕积极心理学著书立说,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就像何其刚老师一样,潜心研究教育技术,把小视颜研究出了大学问;就像蓝玫老师一样,专注教育,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就像虚的新网师学员一样,一点一点啃读经典,一字一字每日打卡,研究教育规律,探究教育奥秘。
任何抄袭,弄虚作假,敷衍了事,都不会成为新网师要汇聚的尺码相同的人。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不仅要写出来,而且要在大地上活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