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生活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新的工作,新的社交群里,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节奏...不由让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和碰撞。
因而,也开始求助于各种方式给自己解围,开始买了很多书开始啃,有目的得约见朋友(虽然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开始关注自己的思考,在本子上记录下来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特别是跟朋友聊过之后,很欣喜得发现真的有了很多的以前不曾有过的思路。
我把这些都归结于改变从环境开始的质的变化,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恐怕会一直生活在一个温水潭里对周边的环境和变化都会逐渐麻木,知道自己窒息在潭里都未可知。虽然快一年了,还是时不时会去思考自己的决定,想象自己如果没有开始这些调整和重新出发会怎么样,无论怎样,都不会有更好的答案,只能按照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来安慰自己“现在就是一起最好的安排!”
记得在两周前,跟几个外籍朋友一起聊天,我谈及了我关于“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到底是什么”。我非常好奇,对于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不同经济条件,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外在的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大家对人生的思考。
然而,毫无意外大家都无法说出自己真正明确的答案,我的这个问题也太过哲学和宽泛,毕竟,这是千古年来无数学者和哲学家都一直在讨论,有着万千解读的命题。有一位朋友给出的回答,可能最落地最写实了,他说“人生意义这个话说可长可短,好说也难说,这个是永远不能有答案给另外一个人去参考的....."
我仔细想想也对,因为独一无二的人生都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决定另外一个人的人生,无论是TA父母和TA孩子。
他继续说“当然,人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的。” “听过每个人会在死前的几分钟去回顾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死去的前十分钟回顾完自己的人生,依然能安心闭上双眼说我对我的这个没有太大遗憾,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没有让自己无法闭眼的缺憾就算是不枉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了。”
“那么,对于我自己到目前为止,我可以说我度过了一段不错让我自己基本满意的旅程。虽然有不完美的部分如不够幸福的婚姻以及事业取得的成就没有让自己非常满意。总体而言,自己还是可以给自己的人生给予一个很好的评价,我度过了一个不错的人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抱怨和遗憾的。”
他说的话,让我陷入了思考,这个不是我的高中阶段我的少女时代就悟出的一段道理吗?我清楚得记得我自己的各种笔记本日记本的扉页都写着“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不要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后悔之中。”
我的高中时代,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几本书莫过于,初中时代的《记忆术》,高中时代的戴尔.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拿破仑.希尔《成功规律》。可以说,这些书是我在备战高考的精神支柱,当我懈怠,困难重重,孤独,困倦,想要放弃是支撑我继续努力前行,继续早起晚睡的支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书籍对我的帮助,我当面是否能够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最终取得虽然不够满意却也不差的成绩。
如果让我回想自己当前生活的原点,我会归结于在高中时期的启航,我在高中阶段总有一些书籍,还有一些良师益友在我身边给我帮助给我鼓励,让我奋力前行。
那么,现在的我,路还在前方,我做出了自己最好的努力了吗?我可以说我自己度过了有意义的每一天了吗?
如果要去计算自己每一天的时间,早上6点1刻开始算一直在睡觉10点1刻共16小时,每天固定的洗刷、锻炼、吃饭、通勤/外出、时间为4.5小时,工作时间为8.5小时,那么陪伴娃和自己的时间总共也就每天3个小时,加上周末非工作时间,每周也就32小时,那么每个月就128小时每月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可以用来陪伴娃和自我安排.....可想而知,我们的时间是多么多少的有限!
这么看来,如果每天能找出1个小时,如中午半小时,晚上或者早上半小时给自己去阅读思考就非常难得了,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去看书,加上培训班的等待时间1小时,每周就只能最多挤出10个小时的阅读学习时间。看手机这些碎片阅读就算是自己的可怜的休息娱乐时间了...
以上,希望自己的动作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想法,减少变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