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得了一种病,这种病由来已久,不过最近发生了变异。
最初这种病名为“社交恐惧症”,表现为难以快速融入集体、难以在新环境快速交到朋友、恐惧和陌生人打交道等。
后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表情包的勃兴,本人,一个重度社恐患者,从一个连让公交车司机下站停都不敢说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在网上和朋友打字聊天一个小时都不在话下的话痨女孩。
我以为我的社交恐惧症已经痊愈了,并为此暗暗得意,不曾想,朋友的一个表情包将我打回原形。
我这才发现,我的“社交恐惧症”从未离开,只是发生了变异。
这个变异病症的名字叫做“哈哈综合症”,其临床表现为,不管微信对话好不好笑,上来先“哈”X3-5次。如果不先“哈哈哈”,或者以“哈哈”收尾,患者将无法与对方继续沟通。
正好我最近学了VB,万分痛苦,为了让我的痛苦有所价值,接下来我将为大家用程序展示一下这个病症的表现形式。
我跑了一下,真的可以运行哦。
Dim a, i As Integer, b As String '定义a、i为整数,b为字符串
b = "哈" 'b的初始值为哈这个字
a = Int(Rnd() * 4 + 3) '随机生产一个在[3,6]区间的整数a
For i = 1 To a '生成a个哈
Label1.Text &= b
Next i
Label1.Text &= vbCrLf '二次显示时自动换行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得这种病症呢?方法很简单。
打开微信、QQ等社交媒体,在聊天记录中搜索“哈”或者“哈哈”,点击查看一对一聊天中“哈”出现的次数。
如果在与人的一对一聊天中,“哈”出现的次数超过500次,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哈哈综合症”!
为了治愈这种病症,我左思右想,在深思熟虑、博采众长后,最终研究出了一种替代疗法。
我们之所以患上“哈哈综合症”,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交恐惧症”。但众所周知,社恐是一种绝症,无法治愈。
因而我决定另辟蹊径,“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我们跟人聊天一天到晚都离不开“哈哈”?
除了社恐这个根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词汇量匮乏。
说话不哈哈哈,总显得生硬高冷,不利于我们拉近跟聊天对象的社交距离。而表情包又没办法满足所有情境,有时候跟长辈、前辈等发表情包,会显得不够端庄,唯有哈哈稍显活泼而又不失稳重。
那么如何才能既满足了我们想要拉近社交距离的美好愿望,又避免抛去哈哈后,发表情包不合适的困境呢?
答案就是多使用“口字偏旁”的语气词代替“哈哈”。
比如对方发个搞笑段子,我们平时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现在可以用“好好笑哦”替代。
再比如对方说了一个搞笑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用“你好可爱呀”代替。
总之,勤用“哇、哦、啊、呀、啦、吗、嘛、呢、呦”,远离“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