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到疗愈》
这本书薄薄的,打开,全是繁体字。
花了两天时间,只能算是翻完。却觉得,有一块,是挺打动自己,并与日常生活挂勾的
其中的重点,在于一个“外化”。把所有来访者感受到的问题“外化”,把人与问题分开来。比如“愤怒”“嫉妒”“懒惰”,我可以外化为“那个愤怒”、“那个嫉妒”、“那个懒惰”。然后,找到那个问题对我们不起作用的点,是什么事件,什么人,是什么想法。把它放大。
在来访者的叙诉的脉络中,会有很多点。我们要仔细聆听,发现主线路以外的点,因为那些点,完全可以组成另外的一条路。而这条路,需要得到本人自己的肯定。
在过程中,可以有很多可以代替或辅助的方法。比如,重新整合的对话,文件资料,信件,仪式,扩充对话,还有局外见证人团体与定议仪式,结语。
昨天也刚好听了一段语音,其中谈到一个动画片。里面有五个小人呢,是人的五个情绪。每次孩子出现情绪,我们要让它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制。这与问题的外化,是异曲同工之处吧。
在这里,我又想到了另一点: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这正是一个把一些问题与孩子内化的过程,把它们进行了等同,让孩子觉得“我就是害羞的”,“我就是胆小的”等等。
点点滴滴的,慢慢钝钝地,自己学习得感悟得慢且浅。但我也相信,持之以恒,细水成河,水滴石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