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教育引入科研的轨道

把教育引入科研的轨道

作者: 杨蕾001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6:04 被阅读0次

      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走出去,引进来”既是我校学习的一个渠道,也是我校谋划发展的途径之一。每次赴外地学习,我都感慨颇多,这次也一样。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深入别的学校参观过、考察过,反观我校的各项工作才知道我们与其他学校的差距有多大!

我想,咱们的教学工作如果还按部就班的停留在以前教书、写作业、考试上而不转轨的话,学校的发展将无法跟上现在的教育教学形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也无法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只有走在科研的道路上,让我们学校各个口、各个层面上的工作都走进科学研究之中,才有出路。

什么是教育科研?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和系统的探索活动寻找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蕴含着很多科研的契机:如有老师发现一年级的学生抄写生字一字多遍,负担很重,于是进行了“抄四遍和抄八遍的效果比较”的实验。结果证明抄四遍效果最佳。然后写成研究报告,论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大有潜力可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那么,这位老师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科研活动。

如何做好教科研?教育科研一般先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围绕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按照计划实施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等。期间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1、突出选题“新”。教科研是一种创新活动,设想宜超前,着重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2、突出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的方向、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3、有理论、有方法。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4、有推广的价值。

做教科研是教师最佳的成长路径。《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曾明确要求:“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实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并指出: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曾说过“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而且,对科研的关注使教师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这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不局限于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学者型教师对于学生影响更多的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

教科研与教学相得益彰。很多教师觉得,上课、备课、批改学生作业等日常教学工作与做科研目的相悖,教学上精力投入太多,抽不出时间专程做科研。其实不然,对教学的高度关注,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前提,高质量的教学也是推动教科研强大的动力。首先,一节好课,要求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而这些要求恰恰也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领域;其次,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一环节又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其三,生成课堂的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会触动教师获得新的科研灵感。因此,教学可以成为科研的强大动力。 

由以上分析得知,教科研就蕴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蕴含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做科研并非科学家、教育家的专利,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科研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更有实用价值。当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难以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时就可以通过科研来寻找解决的途径。像我校为解决大班额问题而引进传统文化其实也是在做研究。我们锁定诵读经典、践行文明礼仪,奉行“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的理念,搭建了“三个一”家校良性互动平台,就是为了解决大班额所带来的管理难的问题。原本只能容纳两千余人的学校,现在却要承担近六千人的教育任务,在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品质不降低?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传统文化促管理这一机制是否符合日益信息化的校园?家校良性互动是否卓有成效?经典诵读是否能与教学相长?有待我们在研究中一一论证,一一解答。还有我们年初提出的十六字教学要求:深度备课、精准教学、个别辅导、全面考查,既是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把控,又可以就某一环节展开深入研究。如“深度备课”,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选中这个课题来研究?把实施“深度备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或者是实用性,可操作性交代清楚,就说清楚了研究这一课题的时代背景;紧接着就如可展开“深度备课”进行论述。这个问题打算如何解决?理论依据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如:分析影响“深度备课”的各种元素,预计从哪些方面挖掘“深度备课”的素材,开展什么活动推进“深度备课”使其有价值等;最后就研究成果予以总结,如:在这样一个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申报哪些成果?把这样的一些问题梳理清楚,形成一套理论或者方法,给与需要的人以帮助,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就是一个科研的简单流程,这就是在做科研。

做科研需要潜心学习。要参阅大量的资料、借鉴别人做的比较成功的方法方式为我们所用。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也有困惑,困惑于自身所处的教育理论高度,困惑于科学方法的指导,困惑于对前言教育改革的深刻认识,这也是我每次外出学习、身处名师论坛而不自信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名师工作室这一块而,人家的工作室都做得很好。工作室的主持人、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专属课题,有发表过的论文论著、有彰显个人特色的课例,大家都在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快速成长!于是,我便叩问自己:我做过多少研究?工作室做过多少研究?出过多少成果?培养过多少人?是否在本区教育领域真的起到了“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未来,咱有多少潜在的资源可开发利用?我想,这些问题,在座的班子成员都应该像我一样叩问自己,适时给自己一个鞭策!

环境造就人。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其实你身处的圈子、所在的磁场无时不刻都在推动着你不得不去学习、不得不去努力!这也是我建议学校各口都确立自己研究课题的原因之一。坚守与传承对做教育意义重大,但是没有创新就很难有发展。我们一定要树立科研意识,大胆借助科研兴校、兴学、兴教,鼓励老师们走进科研,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此次我们参观的舟山南海实验学校,建校于2001年,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制的寄宿制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设施国内一流中心、是目前舟山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师资最强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是小学部。在听取报告环节,他们小学部的一个主任汇报了学校的整体工作,我认为比他们校长讲的更好、更全面!一切源于他们的工作开展的很扎实,有内容可讲。他们也做传统文化,但是与咱们不大一样。我们学校做传统文化是管理所需,是我校自己的自由选择,且没有过多的行政干预,容易做出咱们自己的特色。而他们做传统文化重在完成政府下达的硬性指标,必须做,没有选择余地,且就如何做在考核中设定许多细则,是衡量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创新上不如我校自由。可是他们做的很好。总结他们做传统文化的经验主要有: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就目前教育部设置的学科教学课程,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全学科渗透,不遗漏;2、开发经典课例。根据学科特点,结合传统而文化,找准最佳切合点,做出经典课例,长期推广;3、建立档案。就全学科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分门别类的建立档案,每一学年都有更新;4、结集出书,完善校本教材。把每一学年全学科教案、教学反思、活动设计等一系列经典材料经过整理结集出书,就是学校的特色教材。同时如我校一样,他们也做了一个始终如一的课题: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逐步淡化个体竞争,突出群体共生,在主动、主体、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逐步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教育局面。他们建立了1、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读“学习共同体”理论书籍,每周至少研读一个章节,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开展“得一论坛”交流活动。2、学生学习共同体:课堂上进行异质分组,班级的课桌椅由统一的秧田式排列改变为U字型,从空间上实现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合作学习。3、依托课堂改革实现共同体的建设。硬性规定每堂课要设置学生学习思考、讨论、实践的环节,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且有相应的课堂时间保障,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与讨论,减少碎片化的学习,确保每一个学生个性地参与学习。他们汇报的两个话题,我都很感兴趣,以至于会议结束后,我与建华主任还主动索要了他们的校长、主任的联系方式,在当天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微信交流,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李嘉诚说过:跟对人,才有可能做对事,做对事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锤炼好自己,为全校师生在工作与学习上给以引领和示范;有责任有义务打造一个更加适合全校师生生活与成长的科研环境。

相关文章

  • 把教育引入科研的轨道

    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走出去,引进来”既是我校学习的一个渠道,也是我校谋划发...

  • 教育科研与学校文化建设

    上海市教育学会 苏忱 教育科研与一线教师的研究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 二、科研活动的一般程序...

  • 教师科研的最有效途径(一)

    我市“教育科研先导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已深入...

  • 聊科研的那点事(249字)

    教育科研工作有效开展,重在行动,重在实践。李镇西说:“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把难...

  • 追梦人

    在教育科研中成长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对“教育科研”闻所未闻,后来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对教育科研有了初步的认识...

  • 浅谈学校教育科研的困境

    教育要发展,科研当先行。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当下许多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不同...

  • 教育双轨道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主次之分。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乱象,就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把所有的责任...

  • 感动中国:军人-身负守护之名

    1 老师把他的青春献给了教育,医生把他的青春献给了病人,科学家把他的青春献给了科研...

  • 一线教师教科研制造 - 郭吉成 - 草稿

    概述 教科研定义:基础教育科研 对教育教学过程或实践中发现存在的某些现象过问题的研究。 教科研方式:论文 课题 课...

  • 教育科研演讲记录

    教育科研演讲记录 李老师的: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他说不搞教科研,学校就不能发展,个人也不能发展,由此可见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教育引入科研的轨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s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