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把幻想叫做“对自己说谎”:
“对自己说谎和听自己说谎的人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无论在自己身上还是周围,即使有真理,他也无法辨别,结果即不自重,也不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对谁也不尊重,也就没有了爱;在没有爱的情况下想要消遣取乐,无非放纵情欲,耽于原始的感官享受,在罪恶的泥淖中完全堕落成畜类,而一切都始于不断对人和对已说谎。对自己说谎的人最容易怄气。要知道怄气有时候市很开心的,对不对?一个人明明知道谁也没有冒犯他,而是他无端臆想自己受到了冒犯,信口雌黄故作姿态,夸大细节混淆视听,抓住只言片语大做文章,这些他自己也知道,可还是动不动就怄气,怄得有滋有味,怄得其乐无穷,就这样直到怀恨在心。”
妄想中有时竟可以产生最真实的憎恨,在想象中树起的打靶的稻草人,会代入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这种憎恨也许源于对于自我的确信和对异见的恼火,我们是喜欢唯我独尊的;看看约翰·穆勒《论自由》中对此的表述:“此外,关于法律或舆论所决定的行为准则,无论是许可还是禁止什么行为,还有一个重大的决定性原则,那就是人类对他们现实主人和所奉神祇意中好恶的屈从。这种屈从虽说从本质上是自私的,但却不是虚伪的,它能生出某种觉对真实的憎恶之情,以致可以使人们烧死术士和异端”。这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见解——何况我们曾多少次,在幻想中羞辱、击垮对手,更有甚者,会直接消灭他!
而反思的能力需要艰难地抵抗汹涌的本能。
幻想花样繁多,防不胜防。我的朋友D和H就深受其苦。
还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情欲幻想,认为对方喜欢自己,有时竟会出现幻听。下面这例子是我朋友S的亲身经历,今天在图书馆,他似乎隐约听见后面两个女生说话,其中一个好像说:“你是不是喜欢他?”他沾沾自喜,可回过头去,哪里有人在讲话!
——这样除了增添自己的屈辱外,什么也做不了。刺穿现实的坚樯,比因幻想血肉模糊好:多跟人对话吧,去多参加活动吧,让生命成为连续的动态的流动的盛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