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快到尾声。回头看,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写故事了。
不写故事的理由,似乎有很多个。写故事需要情感的流动。当写故事的人的情感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方向可以流动的时候,故事也就写不出来了。
这是不由自主地,不可控制的——写不了。
太忙了,忙得“心”都“亡”了,哪儿还有气力流动情感。
我也想让心活过来。就像我们这座城市,人人日夜期盼老天爷下一场自然的、酣畅淋漓的雨那样。
七月之前,过去的六月,一直在下雨。暴雨、大雨、中雨、小雨,应接不暇。
到了七月,雨收住了。然后,土地干旱了。
朋友打电话来,说老母亲,一个花甲老人在田地里辛苦种下的农作物,都被暴晒死了;田地里的泥土,裂开大口子;半年的付出,化作一场空。
七月,强烈的日光,不见一滴雨水。仿佛七月里本该匀过来的雨水,已经被六月抢先下个精光。最后,只剩下炎热干燥无雨水的七月,百般煎熬。
那些落不下来的雨水,又像是一个人早先流尽的眼泪。眼泪流干了,到后来也就不知道哭为何物。
每天等待一场自然雨,可是,等啊等,始终没有。听说,前些天,落下来的雨,是人工打上去的雨炮。
我在没写故事的日子里,倒多看书了,读了几部中外小说。
不构思,不创作,把仅有的个人时间全留给阅读。当凝聚式和沉浸式阅读,我终于体会到小说的精彩。
其实,我特别想好好适应外国小说的阅读体验。
一直以来,我缺乏耐心阅读外国小说。因为搞不清楚人名。人名混淆的后果,则连带混淆人物关系。
还有也会因为译本不同,有时候不太适应,阅读起来让自己怀疑是否得了阅读障碍症。明明一句话,却要反复读上好几遍,才晓得在说什么。
当然,也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的问题。
我需要持续不断阅读外国小说,和外国小说有个磨合期和适应期,以至最后习惯成自然式的阅读。
七月的时间,在火热和炎热里慢慢煎熬。我想,人们心里念想的那场自然雨,一定会如愿地飘落在我们城市的上空。
老天也需要时间酝酿雨水。地上的人们,抬头期盼,心怀希望,相信不灭的生命力。
如果,时间和空间有所局限,那么,就去做那些在局限里还能够做的事情。
书写、阅读、绘画、唱歌,以及照顾自己、照顾身边的人。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生命的时间填充于触手可及之中。或许,这便是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还有,不要等!心里若有未完成的事,尽快去完成。可能达不到完满,没有关系。去做,想到就去做,结果如何,交给老天爷。
像朋友的母亲,一个花甲老人辛苦大半年,一无所获。
老人说,过一段时间,她还是要到山上继续播种那片小田地。
花甲老人,如此。我们岂能不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