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心里一直感觉比较尴尬,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8月11日上午单位小组长开会,我在开会前大约10分钟从大门口进入,走到竹林时刚好遇到三位领导一起向会议室方向走,我尽量自然的打了招呼,因为我感觉和领导虽然工作时间长,但是交情不深,他们几个人一边走一遍说笑,顺便谈及单位的布置,我就稍微加快脚步走在前面。
到了二楼会议室,大家坐定了,但还有几位同事没有到,领导就打电话叫这些同事,天气很热,会议室的南面开着空凋,中间有两个吊扇不停地吹风,感觉也比较凉爽,由于我坐在北边距离领导最远的位置,我看小组长基本都来了,我就起身关了北边的门,我想:会议室很大,有空调和风扇,如果把门打开,是不是外面的热气会长驱直入,而且开会尽量不要受外面影响。当我刚好关了门,就有刚才打电话的同事进来了,领导说:“把门打开,不要关门了。”一会还有几位同事依次进来。
我就想:我今天做的不当的原因是什么?大概是没有看清天气形势和会议的地点,开门通风换气,这次会议地点本来比较隐蔽,门外经过的人少,嘈杂声不大,但我却当做冬天的开会,又当做嘈杂地点来对待,因此很不恰当。到我这个年纪,竟然分不清这种场合,我感觉很尴尬,但再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次教训,我可能从来不会仔细想这件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也要趁年轻,否则很幼稚。
会上没有我的相关任务,我开完会直接就走了,当我走到文化广场时,书记打电话叫我,我回头望也看见了他,我就朝后返回和他会合以示尊重,当我们相遇时,刚好他遇见即将请假的美女A君,然后他们交流了一些工作,书记对我说:“开学后负责美女A君的部分工作。”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接吧,这是领导安排,接吧,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我含糊的答应,接下来我一直纠结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正好负责宣传的帅哥B君来了,他让我负责墙上板报的更换,我说:“你们要换什么地方,我们给你提供宣传的内容,你怎么能把宣传都让我做?”他说:“以前都是这样的。”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我就做这个工作我能不知道吗?书记还在一边点头。哎,我拒绝吧,好像我不对,我不拒绝吧,好像我管的太宽,我也不知道今后怎么办!
教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觉像今天这样纠结和尴尬,最近在抖音上也看了很多所谓的阳谋,我感觉行政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人际交往也不是学一学就能学会的。
古人说:母弱出商贾,父强作侍郎,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网上流行一句话:“你凭什么认为你十年寒窗敌得过我三代从商?”一个人的思维有家族的基因,有时不是多读了几本书就能改变的,而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改变,不仅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读庞杂的书籍,行万里路,要经历心灵震动的事情,不停的复盘修正才能进步。
胸怀格局不仅是熏陶,大概也可以遗传。但普通人要向上走的路总是很费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