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导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仅仅占不到15%,而超过85%是否有情商,是否有逆商,是否有积极主动的性格等等。这一部分是学校想教也教不了的,几乎全都源于家庭教育。
如果家长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放在那不到15%的地方,就等于是抢占了老师的工作,而没有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这样的家庭教育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很多家长的情绪会随着孩子的分数上上下下。孩子考得好,家长就很开心;孩子考得不好,家长比孩子还难过。
家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天天都在关注孩子到底进步了多少名,退后了多少分。
可是,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长途旅行,孩子们都坐在一辆列车上,考得好,就算考上清华北大,他最多是坐的这辆列车的软卧;孩子考上普通一本院校,他坐的是硬卧;孩子考上二本、三本院校,他坐的是硬座;就算孩子没考上大学,他也最多只是买了张站票。
当这辆列车停靠在人生的下一站时,不是所有人都会看这个孩子到底是坐什么座位来的,也有人会看这个孩子有没有爱心,有没有责任,懂不懂得感恩,是否愿意付出,是否积极向上,是否阳光。
如果你的孩子的自信仅仅建立在他考上了什么样的大学,或者他拥有什么样的文凭,那么等他真正走入社会之后,大家不比拼学习成绩了,而比拼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你的孩子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的自信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家长不应过多地看重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考试考得不好,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