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听到大家说焦虑这个词,特别是3年的疫情给了许多人焦虑以及内耗的状态。
现在一谈焦虑这个词,就容易心有余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焦虑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最近,听了邹小强老师分享的内容,不禁让我对焦虑这个词有了更多的思考。
所谓焦虑的源头,最本质的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比如在还没有疫情之前,我们对工作的追求,认为舒适、稳定就好。可是疫情发生之后,许多行业逐步走向衰退,走向危机状态,这不禁打破了大家对稳定工作的设想,由此也逐步产生了焦虑情绪。
特别是随着不确定时代的来临,大家的焦虑情绪也越来越多,一时之间焦虑一词似乎就成了主流。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缓解呢?
首先,我们要承认焦虑的存在。哪怕是成功的人士,有时候也会有焦虑的状态。所以,我们要觉察到这种情绪,而不是直接忽视它。
其次呢,每个焦虑的背后都有一种信念支撑。比如考试前你会很焦虑,那支撑你的信念是万一考不好,你会被看不起。那对于这种信念,你的故事原型是怎样的呢。比如说你之前没考好,然后同学看不起你,家里人也对你失望了。所以这是造成你有这种信念的根源。
那接下来,如何放下这种焦虑呢?小强老师分享了一个方法。
第一步,换一个主角,他们跟你是拥有不同故事原型和信念的,那这样就可以放下焦虑了。这个主角可以是你崇拜,敬重的人。
比如说,你也可以将自己换成你的人生导师,问问自己:假如他面对这一切,会如何做呢。
第二步,就是提升现实。焦虑的反面是确定感和掌控感。而行动是可以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是降低理想。我们焦虑是因为对未来有负面的想象,因为和理想的差距太大了。那我们可以降低标准,先去行动,然后在行动中去调整。
当你从这3个步骤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焦虑是有所缓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