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作者: 乘风破浪煜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9:3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6个笔记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2]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3]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4];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5]亦稽式[6]。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7]矣,然后乃至大顺[8]。

注释

[1]明民:即使民明敏,这里指明智巧诈。

[2]愚:使敦厚朴实。

[3]智:巧诈。

[4]贼:灾害,灾难。

[5]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稽式:法式,法则。

[7]反:通“返”,复归。

[8]大顺:顺天理,即顺自然。

译文

古代遵循大道者,不是使民心巧诈,而是使民心朴实。

百姓之所以难以统治,因为其内心多机心巧诈。

所以用智巧治国,必然危害国家;

不用智巧治国,才是国家之福。

要明白这两种治国方略也是两种治国法则。

明白这两种法则,就叫玄德。

玄德很是深远啊,

和万物同返真朴,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 本章以机巧治国有害,质朴治国有福,说明大道贵在返璞归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顺其自然,天地万物自然而顺利地生长。所以要无为而治,不可擅自妄为,破坏万物的这种自然生长。

>> 道的本质是淳朴本真,虚静无为。所以真正的大智慧是大公无私、惠普天地万物,而不是自私自利的机心巧诈。前者为公,后者为私。这也是天下君子与小人、伟人与庸人的区别所在。所以,大智慧才叫真智慧,大聪明才叫真聪明。所谓的巧诈伎俩,不过是雕虫小技。

>> 大道深远,深不可测,远至无极。但它同时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平易近人,并不深远,触手可及。对于细心体道的人来说,道就在身边,就在心里,就在简单的生活中。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简单的才是最深刻的,真正朴素的才是最本真的。

>> 一个国家,如果政令繁杂,那么不是好事,只能说明统治者多事多为,只能导致社会问题更多。一个社会,如果民心浮躁不安,乱象纷呈,只能说明社会问题太多,价值导向出了问题,使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根本来说也是统治者妄作妄为的结果。

>> 一个人要想活出自我自在,就要有一颗返璞归真的心,抱真守一,“顺天理,灭人欲”,不失自我的纯真朴素,这样才能活得更纯粹、更轻松,从而修养出自己人生的高境界,活出自由自在。

相关文章

  • 张咪276天寄语

    随感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妙之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与一般认识相反,然后...

  • 罗大伦《道德经》295

    第六十五章3 你若有德,后世楷模 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恒知楷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

  • 跟《道德经》学生活(65)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2]之。民之难治,以其智[3]多。故...

  • 道德经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2]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3]多。 故以智...

  • 道德经(65)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

  •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6个笔记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2...

  • 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

  • 进道若退

    ”进退若退“,含有下面二层意思: 1、老子曰: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2、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日...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六十五章(3)

    原文: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

  • 《道德经》中悟教练(六十五)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今天跟沈老师一起进入中国紧固件龙头企业进行战略教练服务,感怀于一哥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十五章 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fw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