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写的东西,多是对生活、对自己的反思。是一个27岁的普通女子的絮絮之语。因此我的文字,说不得听众多寡,多为私房话。
1.这个温婉的女子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性情温良,行事柔和,如果在家务方面再勤劳些,几乎可以用“贤妻良母”来形容了。
粗粗算一下,念过本科,画过梵高,背古文写现代诗,独自爬泰山,睡过北京逛过上海,读过欧洲游记,看得了英文小说,自认为“有点见识”“知书达理”,在公司的团建活动中又露出点小聪明,所以自认为智商在线。
读过一些书,走过一些路,喜欢独处。——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活到现在。
我以为,用张爱玲那句非常著名的话来描述我,是准确的:“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的欢悦。”
可惜,我内心的“强大”只在独处的时候才有。在某些场合,我总觉得我的状态哪里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一种绵延不绝的疼,其实时时刻刻都在,但正因为此,才容易忽略这种痛感。
于是,我差点就要忘记,直到偶遇他人妻。
2.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本人有一同事,三十出头的已婚男士,外号“装逼王”,为人和气,办公室相处融洽。“王”有一刚上小学的爱女,家中另有温柔妻子洗手做羹汤,家庭和睦。除此之外我所知不多,也并未注意。
直到有一次,他妻子去地下车库停车,把五六岁的女儿独自放在楼梯口。“王”知道了这事,怒火中烧,一口气把妻子骂到哭。
都知道把一个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楼梯口不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太多。但是这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这件事怎么跟自己扯上关系?
因为后来,我的另一个关系非常好的男同事,就“楼梯口事件”私下谈感想,说我跟他妻子很像。又说:“合欢,你太懦弱了,将来你如果嫁人了,可能不会太好过......”
“你太懦弱了”这简单五个字,像一记闷雷,从天上劈下来。
懦弱?这个词,很简单,很沉重。
突然间,砸碎了我长久以来的骄傲和伪装。
二十七年来,我从那一刻才知道,我是个懦弱的人。身边从没有人这么同我讲过,而我自己,也一直在逃避、掩饰这个事实——此前我一直当自己是胆小。
但是胆小和懦弱有着本质区别:在一个狂风暴雨交加、电闪雷鸣、大树连根拔起的夜晚,胆小的人可能会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或者失眠得整晚不敢睡过去。可我刚巧是那个呼呼睡过去的人。我还是一个看见蛇从我跟前路过还想盯着看的人。
可我不敢跟KTV管理员讲道理,不敢跟领导顶嘴,不敢据理力争,面对好友的家庭纷争一味地听着,不知如何缓和气氛,甚至不知道跟男友吵架的时候,何时该生气。我在人与人之间“短兵相接”的场合,充满了软弱无能之感。
所以,我没有反驳我同事的话。
我想改变自己。我知道,哪怕我做错了一件事,也不希望自己被骂哭。承认自己懦弱,承认自己害怕,是第一步。
3.走入另一个极端
二十几年来,社交生活于我而言,一直是个空白,老实讲,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我确实是百度出来的(万能的度娘,连这也教)。不过我仔细读了一些人的方法,发现,好用。
在人与人交际的场合,当我意识到我有这种弱势的时候,我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深呼吸,稳住。说话,慢慢讲出你的观点。”
在改变自己懦弱性格的时候,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色厉内荏。因为知道自己懦弱,又不希望别人看出来,于是就会假装外表很强硬、很凶猛,但实际上内心还是虚弱的。因此别人刚说他几句,他就会立马反弹起来,抬高音量去嚷嚷反驳——过后又发现自己在公共场合没教养。陷入恶性循环。
懦弱的人,也更容易在小孩子身上发挥所谓的“家长权威”,因为敢露出凶神恶煞的面目去呵斥的,也只有无力反抗的小孩子。但懦弱的人,怯于赤身肉搏,让他去和别人争辩甚至于打架,他是万万不敢的。因为外表的骄横撑不起内心的怯懦。
别一会儿贱不唧唧的,一会儿又张牙舞爪的,记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装模作样会很累,会迷惑自己。所以,在小羊的阶段,别装狮子。
4.别想着马上变强
“一步一步让自己不再懦弱。”
让自己强起来,这是个缓慢的过程。
找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仔细分析,提醒自己下次不要这样做。——这个多加练习,总能做到。
所以你看,坚持是很重要的。对自己有点信心,有点坚持,每天鼓励自己,慢慢就会好转。
承认自己不完美,承认自己还在改变,还在努力,这是一件好事。
女孩子都希望自己像影视明星一样肤白貌美,希望自己有气质,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镜子里的自己,皮肤暗沉、方脸、塌鼻、单眼皮、雀斑和痘痘若隐若现,大失所望,立即好好地洗脸、做护肤、贴面膜,第二天发现自己还是这个油光满面的、丑陋的自己,立即自卑起来。
这,是一件坏事。
同样的,明知道今天的自己,还不敢在公众场合开口说话,拿个话筒当众发言手抖腿抖,被人骂了不敢还口,跟上级做汇报心里怦怦跳,可是希望自己第二天醒来就昂首挺胸、指点江山、叱咤风云,面对众人谈笑风生而做不到,立即失望起来。
这,也是一件坏事。
生物学里的基因学告诉我们,突变的基本上都是有害的。所以只能不急。
也不要沉溺于幻想,因为一旦哪天,有件事戳破了你的幻想,你要么承受住,慢慢改变,要么,沦为“装逼王”那个被骂哭的妻子。
5.多读书并无益处
有人说,多读书能够掌握更多知识,而知识赋予人胆量,因此能够辨别坟头的鬼火不是鬼来了,而是死去动物或者人类骨骼中的磷在低温燃烧。但这是克服胆小的办法。
读书,对于懦弱的人来讲,很可能是一种巧妙的逃避。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而躲在书堆里,就是一种。
(如果你本身是个内心强大有定力的人,需要读书来充实自己,我并没有任何意见。)
让自己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满腹经纶、诗情画意,却不敢在街头帮好友多说几句话,多出几个拳头。书中的经验是作者的,不是自己的。你在书中读得酣畅淋漓,可是你让自己和家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委屈。
一个懦弱的人,有很大的可能,同时也是一个极度怕受伤的人。读书不需要和谁争执,因此躲在书房看书很安全,但是这于改变自己并无助益。面对社交场合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会卡壳,还是会结巴,还是会显得语无伦次。
所以你看,读书= 逃避社交历练。
谁能永远不受到伤害呢?人在江湖飘,岂能不挨刀。重要的是,多积累社会经验,保持警惕,尽量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怎么做的呢?
他强迫自己拿一个本子一支笔,从早上开始,在人流量大的广场待一天,见到一个人就主动微笑打招呼,让别人跟他说一句话,或者他问别人一个问题,他把回答记在本子上。一天过去,笔记本上厚厚的半本他人言语。他说他这一天受到的冷眼和嘲笑是过去半年所有的累积。
可是他也说,他遇见的善意微笑和友好的话语,是过去半年的累积。他觉得这天很值。
怕什么,就练习什么,沉稳的说几句话、坚持自己,死不了人。就怕你逃避。
6.说到底,让自己强大才是王道
这个话题扯远点,我最喜欢《权利的游戏》中丹妮莉丝·塔格利安这个角色,也喜欢一次次分析她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充满恐惧的少女,到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一步步走向统领军队的巅峰。从任人买卖任人欺负到一个指挥千军的女王,她靠自己的努力,摆脱别人的摆布,实现了“我的人生我做主”。
最近产妇绝望跳楼事件,刷遍了朋友圈,自媒体人王耳朵先生有篇文章说,《产妇之死:你只有足够强大,才不会被人践踏》。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任人摆布,就要提前学会说出自己的要求。别人不听,那好,说两遍,不行,说三遍。到最后,直到所有人都听清自己的意愿,并且执行。
也许有那么一瞬间,别人(可能是丈夫,可能是婆婆)对你好言相劝、厉声斥责,让你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童年总是挨骂的怯生生的自己。可是,那也只是一瞬间。下一秒,你就要恢复强大的自己。
网上有几句话,摘抄在此:
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不要有恨和报复心,因为只有懦夫才会那样做,真正的强者是要增强自己。
②坚持锻炼身体,因为锻炼身体可以增强意志力,意志力强,承受痛苦的能力也强,如果你一但想到锻炼就心烦,那你更应该锻炼,很快就会习惯了。
③切记,不要模仿别人,不要去刻意学别人的性格,你就是你自己,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加强自己。
④如果你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人,刚进入一个群体时先不要讨好所有人,别人会看不起你,和他们相处久了再慢慢行事。
⑤不要让自己失败的过去拖累现在的你,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自己惨淡的过去,以前做的不好用现在弥补,如果你还是一直因为失败过去而自卑,一辈子不敢变强的话,看你80岁会不会后悔死,人生可只有一次啊。
⑥千万别对任何人产生依赖,因为所有的事情到了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唯一可做的就是不断增强自己。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应该经历许多事情的磨练,才能立足沉稳,达到“心中沉定”的境界。
如果你还愿意努力塑造自己,愿意拉自己一把,遇事不退缩不逃避,积极面对,那么姑娘,你的后半生不会走得太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