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点评:
从2021年7月5日起,我们社群开始经济学专题读书,截止9月30日,我们完成阅读。我们读了《经济学原理》(包含微观和宏观)、《经济思想史》和《解读中国经济》。这是我们社群小伙伴参加这期读书活动获得的认知与感悟。有很多人都写得很好,限于篇幅,从中摘选一点点。
相关文章:
Part 1
阅读学习经济学,
你在认知上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1队][S544]火花-上海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只关注生产与投资方面的效率问题,不关注收入不均衡等公平问题。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我对经济学有误解,微观经济学多关注企业个体或某一群体,但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总的经济水平,除了经济增长,也重视失业、收入再分配等社会性问题。经济学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受到意识形态、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经济学阅读,对社会现象和国家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以数学为基础,注重模型构建,是一门十分精确的学科。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的发展确实从经验观察过渡到使用数学工具,建立各种有用模型,但在解释具体经济现象或解决经济问题时,再精确的模型或理论也不一定能发挥作用,比如遵照主流思想理论的休克疗法会失败,被认为很糟糕的双轨制反而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受现实社会各种客观和非客观要素动态变化的影响,很多时候很难精确判断,所以对于同一现象,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或截然相反的改进建议。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新闻中、市场上经常充斥着某家知名公司在香港、美国等地上市成功的宣传,所以认为“上市”是一家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上市只是一种融资手段,它不等同于公司经营的成功。一个企业“成功”的体现最主要是能否创造高额利润,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上市成本高,事后审计的费用也高,所以“上市”可以成为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一个证明,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就能创造很好的利润,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也就是“大”并不代表“成功”。如果上市的资金对企业的配置并不能帮助企业克服企业家、技术、市场的风险,那么即使上市,企业经营亏损、倒闭的失败风险仍一直存在。
@[1队][S636]xy-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国民经济中“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循环,是中国人的特性。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活-乱”循环跟性格没关系,跟国家对银行利率调整有关。以往储蓄=投资。在“活”的前期,银行利率认为调低,会贷款增多,投资增多,会出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储蓄小于投资,需要靠发币来补充,导致通货膨胀,出现“乱”。于是国家压低贷款和投资,新项目缺少资金,“一管就死”。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近年来在农村,城市享受不到福利。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城市,导致跟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远低于城市,农村和城市贫富差距巨大。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不是“偏心”,是“补课”。公平和共同富裕是我国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理所当然。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派有胜负之分,当今经济学认同的主流一定是最好的,学那个就行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有很多学派,学派内部理论有继承和发展,学派之间有观点辩论,这都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历程,不能对学派盲目崇拜,只能对于某个现象根据现实进行应用。当前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有其历史产生和使用的场景,也有其推广原因,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要带着观察、审视的眼光看理论,不能直接拿来应用,也不能假设适用于所有场景。
@[2队][S477]陈开心-青岛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技术变革会带来产业变革,技术替代人的劳动,出现和人的劳动竞争的场景,因此工作岗位的减少,内心曾出现过不确定性的恐慌。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大多数技术变革是劳动扩张型的,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主义带有盲目自信,受他人影响认为他们在创新和技术方面做得那么强大,反观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相比还是成果少,因此简单地认为只有发展技术和资本才能发展壮大。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尊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的成功路径。“休克疗法”的推行失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自身生产要素认识不够充分和盲目自信造成。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即便在资本和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依靠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也能发展起来。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看到一系列文件中标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感觉理解生硬,虽然知道很对,但摸不着头脑。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在看完《解读中国经济》,结合我国的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等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减少贫富差距、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扩大收入、金融改革等措施的精练。
@[2队][游学]惊蛰-上海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有钱的大佬平时应该会很快乐。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减这种情况下,也不一定很快乐。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是属于数理化方面的学科,涉及范围比较偏理科,跟搞钱有关。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里也包含着心理学,比如预期、囚徒困境、沉没成本等等。
@[3队][游学]Steve-昆明
读经济学以前我认为:文化不就是民俗节日?天天说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听都听烂了。
读完经济学以后我发现: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文化这个定义没有这么浅显。文化从三个层面思考,器物层面、组织层面和精神层面。单说马克思·韦伯在他著作《新教与资本主义》中就强调了新教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关系,再到后面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西方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推动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再对比中国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四书五经、十年寒窗,“在学四书五经的同时就很难兼顾数学和控制实验”和“不可能发展出一套科学体系”(P54《解读中国经济》)再理解我们当下提出的文化自信,这整个逻辑对比下来就很明显了,因为文化不容易被改变。塑造和培养一种核心价值和文化,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大脑,从而促进我国不断创新,提升文化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
[3队][游学]Steve-昆明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只是人老了,少了人而已。
读完经济学以后我发现:我国目前人口现状,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将会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对我国经济带来影响,人口负增长,消费不足,需求不足等等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这个大的趋势下,国家必须着力于促进人口生育。
@[3队][S587]Paisible-苏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是搞经济、金融的人才需要学习的,和生活没什么关系。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生活处处有经济学,比如经济学体现在个人如何做出选择、个人选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整体经济的运行中。我发现,学习经济学可以用来指导自己做出决策,起码在纠结的时候,有理论可以指引自己思考的方向,比如在选择工作还是深造时,考虑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概念。再比如,在家庭劳动分工中,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也就是说,经济学适合每个人都学一学,不是说只有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才需要学习,起码可以用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做出更理性、更合理的选择。
@[3队副][S1021]二五-达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都是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好的现象。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当国家发行了大量的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物价也就随之上涨,但通货膨胀不是一无是处。在短期内通货膨胀可以缓解失业问题,货币量的增加可以刺激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增加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升,同时也鼓励了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生产与服务,也就减少了失业。
@[4队][游学]阿雪-柳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扶贫是个政治任务,折腾基层工作人员,都是为了领导的政绩写得好看点罢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全国的、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也是新中国带领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一步。只知道抱怨繁重的工作,却不知其历史定位和对于国家贫困线下人民群众的意义,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来”,或者“不知所谓”。学完这部分的内容,尤其是阅读了国家的脱贫攻坚规划和报告以后,才开始真正地去对比一些自己记忆中的现实,为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无比汗颜和羞惭。
@[4队][S740]I do-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美貌只是赏心悦目而已。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颜值货币化、胆量折现,一切均可货币化。漂亮值钱,那些被认为更有魅力的人的收入比相貌平常的人平均高5%~10%。
@[5队][S380]瘦成闪电-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家天天都在吵架,不干实事,而且预测基本不准。真是一群要挨砖头的专家。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确实是门吵架的学科,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我只看到鸡毛蒜皮的事,而缺少对国家经济层面框架的理解。包括林毅夫先生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也是被众人骂了很多年,不停的在打嘴仗。直到现实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和表现来印证经济规律之后,新结构经济学才为人接受。读书后眼界变得稍微宽了一点,态度变得宽容了很多。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国家不但在国内搞基建,还跑到国外搞基建,真是基建狂魔。京新高速那么多无人区,建了不用,浪费纳税人的钱。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一国商业的发达,全赖有良好的道路、桥梁、运河、港湾等公共工程。同时基建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京新高速是一带一路,通往欧亚大陆的纽带。看书后才能够理解国家布局之深远。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学经济很高(假)大(大)上(空),侃侃而谈的多,大多也没啥用,不能左右和改变现状。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基础理论很有用,只不过被一些人念错了经。林毅夫先生解读中国经济,我就看的津津有味,频频点头。学点经济学,至少可以指点自己的生活,很不错。
@[5队][S861]卸妆-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是一堆数字游戏,没有数学基础读不懂。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有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就可以看懂入门级教材,虽然获得经济学原理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易懂(看经济思想史就可感知),但原理本身并不是高深莫测,反而很贴近生活。当然数学还是很重要的,数理经济学就是用代数、微积分、差分方程与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拓扑学这些工具来推导和表述经济理论,如用代数方程式来表达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会被用于从数量上检验经济学假设和理论。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经济发展。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存在不同流派,理论庞杂不一,甲之规律乙可能并不认同,所以经济学思想和原理最大的作用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经济现象,而不是评判和预测。但这些思想的矛盾碰撞也让我看到了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并且很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的动态性。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市场完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供给和需求确实是使市场运行的力量,但它们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从而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还取决于市场的性质、需求和供给弹性、政府政策等要素。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家们由于深谙经济规律,不说富甲一方,至少衣食无忧、官场得意。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确实有凯恩斯这样的少年天才,在经济思想方面造诣颇深,同时还擅投机赚钱。但也不乏像杜尔阁之类的推行新思想的经济学家,因为触怒了既得利益者而不得善终;有大卫·休谟因为怀疑论精神和非正统思想,被大学拒聘;有傅立叶这样一生都在辛苦劳动中度过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像欧文那样拿出自己的财产实践合作公社模式、最后损失大半的人。人按照何种轨迹走一生,要看个人的选择,也要看时代和环境,不会仅仅因为某一方面的认知超群就过得更好。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技术研发优于技术引进。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自主研发的投入大,周期长,而且成功率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技术优于自主研发,因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比较低的成本实现技术创新,这是一种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增加资本回报率,加速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5队][S1080]宝玉-成都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有些政策不知道为什么提出,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看不懂,之后又变了,感觉像个试验田。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很多政策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要非常实事求是,就需要依赖于经济学,因为这个学科本身追求效率,追求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解决问题。因为有很多制约条件,所以想要找到有效的政策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没有正确答案,理论跟不上,实践先行,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政策变来变去,其实这种变化不是坏处,是好处,证明我们密切的观察着政策的效果,非常主动迅速地寻求改变。对我来说感触是坐等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依靠劳动力的低廉,如果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减小,我们国家会面对很大的发展问题。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不同的生产资源的相对情况,构成了不同的禀赋优势,哪一种禀赋优势都有它可以选择的适合它的道路,我们不能静态地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当你认真发展时,虽然失去了某些优势,但你的发展会带来其他的优势,所以发展是硬道理,努力提升自己,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就能看到另一种可能性。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最大化收益。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感觉经济学最核心的是人们受到激励,这个激励可以是被塑造的,每个人的激励物不同,所以人们是追逐着这种自己认可的激励,而不是浅层次的简单的利益,所以才有这么多元的世界。
@[5队][S296]julia-宁波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通货紧缩竟然会是好的,因为钱更值钱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严重,会使经济倒退,消费需求降低,人们收人降低,进一步降低消费欲望。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强行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更好地控制住了外国资本对我国经济体过早的绞杀,让我国的经济体平安稳健地发展出自己的优势,积累了与外国资本抗衡的经济基础,为日后的壮大铺平了道路。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学什么都一样,做什么也都差不多,好像都能做,没太大差别。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我这种思想直接造成了自己前些年停滞的发展,浪费了年轻时的时间,因为时间是有成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忙碌,自己的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没有做到最大化利用时间价值。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东做西做产生了很多沉没成本,最终也没有积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样没有办法达到专业的可议价高度,很可惜啊!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作为一个企业需要长期可持续发展,有进账有钱赚就行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一样都需要根据禀赋要素理论进行比较优势的分析,都需要进行选择,企业一定要拥有持续的自生能力,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正如个人一定要持续行动读书、刻意学习复盘一样,内在的自驱力才是支撑个人不断进行下去的根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能在国有企业上班挺好的,稳定。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虽然想法可能依然有,但自己已经能够理解这种企业存在的特殊历史意义。他们在国家实行赶超战略时产生,随着国家后期的发展对他们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周期,要与时俱进。
@[5队][游学]舒舒-南宁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农民为什么会收入增长慢?是因为知识学历问题。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农民是因为农业的特性等许多原因导致收入落后。虽然国家在农业上投入很多,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还是存在,主要是因为农产品有两个特性:收入弹性小和价格弹性小。收入增加时对农业的需求增加不多,当增加供给时,农业产品的价格反而会下降很多。
@
[5队][S990]清和-杭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政府规定最低工资对劳动者是有益的,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规定最低工资,反而会提高失业率,企业会减少雇佣人数,对于低收入人群反而是不利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应该按照绝对优势来分配任务,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会比较高效。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在工作中进行任务分配时需要用到比较优势原理,虽然我可能什么都比你做的好,但是不能全部让我来做。任务分配时应该保证每个人做最后一项的效率相同,不能简单把事情都安排给擅长做的人。这样对于整个团队来说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政府公文都是假大空。
读经济学以后我发现:政府公文、国家文件、政策信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觉得不理解国家文件,就加强学习,你的思想和它对齐,不要去质疑国家思想,国家文件是站在一个全局观去考虑。人民群众所关切的国家都会想到,基本上不会漏。
读经济学以前我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限制。
读经济学以后我发现:自然资源不是增长的限制因素。技术进步会使一些曾经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不那么重要。自然资源的价格表现出相当大的短期波动,但是在长期中,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价格是稳定或者下降的。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体现稀缺性,说明我们并没有陷入自然资源短缺。我们保存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的速度比供给减少的速度要快。
@[5队][游学]张杰-滨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中国的制度不如美国的制度好,所以中国不如美国先进。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中国当前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发展。中国通过双轨制渐进式改革,逐渐开放市场,让一些企业具有了自生能力,然后让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剥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结果在没有引发经济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迷信西方制度的苏联和中欧却因为采取了“休克疗法”而引起经济衰退。因此,不要过度迷信国外的制度,制度本身是服务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它需要根据本国的优势来创造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而不是强行改变。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解决失业问题就要扩大生产,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其实失业是因为劳动供求关系发生改变造成的,当劳动供给大于需求时就会发生失业。当政府扩大投资时,企业的产量增加,雇佣的劳动力增加,同时这些超发的货币会引起通货膨胀,当人们预期未来的通胀水品高时,工资就会上涨,企业就会减产缩小规模,从而引发失业。所以,长期来看,通过政府扩大投资带来的失业率下降会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而通胀水平会上升。因此,政府应该谨慎采取措施,尽量让市场来解决失业问题,不要过度干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企业只要扩大生产,利润就会增加。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企业生产考虑边际量,企业永远选择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所对应的产量下生产,如果超过这个点,企业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边际收益,企业的利润反而会下降。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率是逐渐下降的,比如雇佣的工人越多,每个工人的产量会下降,解决办法是扩大厂房和设备的同时增加工人数量。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7队副][S1215]蓝精灵-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最关键的部分往往用一句深化改革就“糊弄”过去了,非常空洞,我感觉是因为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所以才用这个词来应付。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读完《解决中国经济》,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战略选择的决策原因和其中不足遗留下的问题。发现解决过去经济发展遗留下的问题,应对未来挑战的更好方式确实是继续改革、深化改革。为了解决过去赶超战略思维导致的三农问题和严重的贫富差距,深化改革要重视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发展起来与之搭配的中小银行为主、大银行为辅的金融结构;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和双轨制渐进改革遗留的一些贪污腐败、企业自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分类对待,把注意力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而且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不断变化,所以改革中的企业转型不能停。以这两个为例,所谓的深化改革是真的有很多具体的方向和措施,之前的错误认知是没有深入了解过导致的固有偏见。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认知中一直认为追求自利是自私的行为。因此在刚接触经济学时,了解其中十大基本原理的假设之一就是人是理性的,决策会以成本-收益为依据,我就觉得这种决策以自利为前提的学科有些冷漠,可能是有些不道德的,这里就把自私和自利不自觉地画了等号。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在学习亚当·斯密的思想及著作时,发现他把自私和自利分开了,再加上妮子同学的分享(读书活动期间的内部分享),深刻体会到自私和自利不是划等号的。因为儒家文化强调集体利益,有时个人利益(自利)和集体利益会冲突,所以我们不强调自利、反对自私,但这不代表追求自利就会损害集体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做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事情才是自私,才是我们要反对的事情。一码归一码,不要再因为自己的一些自利想法而对自己进行道德教育。所以放心大胆地参考经济学里的决策原理去思考一些问题,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底线,追求自利不可耻。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李约瑟之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的文化内敛,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所谓李约瑟之谜,分为两个部分,一半是为什么17世纪之前中国遥遥领先,另一半是为什么17世纪之后中国被赶超并远远落后,而工业革命又被拆解成持续加速的技术变迁。而未能发生持续技术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偏制度),封建统治和科举制度内容的阻碍、我们的试错方式没有从经验试错转移转变到实验试错,导致我们实现技术变迁的成功率和速度被西方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7队][S1039]小蜗-石家庄
读经济学前我以为:经济学很难,而且是偏理论的东西,也比较宏观,是了解研究国家层面经济状况的,好像跟我个人也没什么关系。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确实难,但它不是偏理论的,而是理论兼应用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都可以看到理论基础和实际的应用。读完经济学心里自然会有概念,经济学有两大分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整体资源分配利用,如一国的GDP、就业、通胀、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微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如个人、工厂、公司等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行为、分配理论、价格均衡、福利经济学、垄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从微观看,经济学当然对个人有意义,我们怎么理性规划自己,生活中每天都会做选择,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需要考虑;个人就业职场发展,说起来还是要看自己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自身的优势制定合理的目标;我们的投资理财,虽然不能直接指导买基金股票做投资,但是你进行投资做选择,依据是什么,是对行业市场的判断,是对市场活动主体这个企业的了解,如一个企业的投资、并购、上市等活动,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的利润,都能帮助投资者做判断。从这几个层面来说对个人非常有用。
读经济学前我以为:经济思想史没什么用啊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先驱们在当时背景下的探索,也会出现歧义或者错误,这主要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我们需要先理解他们的目标和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当时的理论。如亚当·斯密,现在人们认为他保守,但在那个年代,他攻击的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利益集团。经济学思想史是一幅整个经济学历史的脉络图、全景图,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学的发展。
@[7队][S686]Y-妮子-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内容很多又难以理解,离自己的生活也比较远,只有经济学领域专业的人才会掌握经济学知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问,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供给与需求,而人既是在需求端也是在供给端,学习经济学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不会始终对所有的现象只知道说贵还是便宜、难还是容易的表象,才能够尝试着利用经济学来让自己更精明地参与到日常经济活动中。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我们的进口大于出口,我们都把钱给了别人,我们吃亏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加入世贸组织,在贸易中我们能够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剩余,有了更多的剩余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让我们不断地通过资本的积累,改变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才能够让我们从制造大国逐步转向制造强国,另外也正因为有着足够的外汇储备,反而在97年亚洲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时,中国可以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同时还成为了整个亚洲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我们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弱,氛围也不是很好,我们总是在买各种技术,送了有很多优秀的人出国留学,很多人都选择了不回,人才流失严重,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技术的前沿。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有一种叫做技术后发优势,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与其从零开始,确实不如引进,只有先提高生产率才能够创造出更多剩余,毕竟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只有整体的经济水平提高后,我们才可以站在现有技术的水平上,直接投入资源去做最前沿的研究,没有必要再去对已有的技术投入大量的资源自己再做一遍研发。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追求的是资源的最佳配置。虽然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也会带来负外部性,然而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明白了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所提出要做“有为政府”,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要加强环境的治理,提出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全面放开三胎,改善人口结构。读完经济学对国家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才有了更好的理解、更大的信心。
@[7队][S105]缓缓而行-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国家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单纯是为了改善农村人民的条件。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城市的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通过寻找存量需求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存量需求就是农村里的消费需求。通过水、电、信号、修路等基础设施的搭建,使得农村人口获取这些资源的平均成本下降,既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又解决了存量问题,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制度的推行是上面统筹、下面执行,是一个由上到下的过程。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是一件意外,并非政府领导人的设计,而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自发进行的制度变革。实践是促进创新的一大源泉,多向从事一线工作的人们征取意见,秉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可以极大的提高政策的可行性。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后来者很难居上,中国很难超越美国。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我们现在经常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二字指的是恢复往日的荣光。17、18世纪之前,中国的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开始拉大和中国之间的距离。首先我们并非后来者,其次超越需要时间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忽略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罔顾比较优势都已经被证明无法带领我国实现赶超。但是要对我国的伟大复兴持有信心,保持小步慢跑的节奏,30年不行,那就50年。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随着我国生育率的逐渐走低,老龄化的逐步加重,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人口数量增加使得劳动人口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结构红利,这也是我国的第1次人口红利。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人口数量减少,但受教育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人们对未来养老的担忧,为养老做好提前储蓄的人越来越多。生命财富周期和人口质量红利将给我国带来第2次人口红利,人力资本会不断深化。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计划经济划等号,资本主义国家和市场经济划等号。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不是这么简单挂钩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计划和市场都只是一种经济手段。
@[7队][S800]张毕涛-成都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国家在制定政策,个人在投资、经济生活上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实践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式。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是对以前经济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并不能完全指导我们未来的生活,很多时候经济原理是落后于我们实际生活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理论跟自然科学一样,后面的理论会代替前面的理论,后面的理论总是比前面的理论更加全面,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理论分很多派系,他们只是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以及解释,并且很难分出高低和对错。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可能与物理学一样达到某一个高点,人类希望有所突破已经非常难了。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应该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并没有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期。比如对中国经济40年高速发展的解释、对全球脱贫问题的分析、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等等,应该还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去研究。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学好经济学,然后去做投资,更加容易赚钱。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学好经济学,跟做投资赚钱没有任何关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投资需要关心的问题完全不一样,甚至因为经济学思维反而会错过投资机会。经济学研究的是供需关系,本质上是现在的市场情况,投资关心的是未来市场潜力,本质上是预判未来的市场情况,两个领域在思考逻辑上差异巨大。
@[7队][S858]Lynn17-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对于发达国家的“小政府”和我国的“大政府”,并没有思考过哪种更有优势,或者各自的适用性问题,只是惊讶地看到,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阶段性停摆,竟然经济和生活照常运转,一度以为政府越少干预,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其实经过抗击疫情的成功,以及我国政府历来在处理重大公共事件方面的效率和能力体现,我自己慢慢意识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保证社会和经济运行稳定,大政府的资源调配和协调能力至关重要。林毅夫在书里对于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进行了更深的解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小政府并不是最优选择,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全世界技术边界前沿,产业机构也是最高级的,政府已经不具备信息优势,发挥作用的余地较小,需要企业自己去摸索和试错。而发展中国家政府可以发挥“信息收集和传播”作用,以产业政策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参考;发展中国家企业面对的很多“外部性”问题,例如金融结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这些问题都无法靠单一企业去自行“内部化”,需要政府来解决,也可以对企业进行外部性补偿。综上,使我认识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它意味着发挥国家力量,聚集信息寻找方向,再根据政策传导,将资源配置在最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最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读《经济思想史》之前比较熟知的就是凯恩斯学派和奥地利经济学派,并不知道原来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有那么多,到今天为止,学科中各种引起争议的问题也非常多。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正如林毅夫所说:每个学者的研究过程其实都是“盲人摸象”,由于观察的角度和掌握的资料各异,提出的解释和建议不同在所难免,学者间的争论和相互切磋是完善各家之言的必要途径。
@[8队][S102]卖萌-北京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商品价格过于高了不会有人买,因为不值。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和朋友曾经聊到某个物品那么贵已经“不值”了,怎么还会有人买,朋友说,错了,正相反,只要有人买它就是值得的。以前不懂,看了经济学之后,明白了这其中还有炫耀性消费在起作用。凡勃仑于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就讨论了这个问题,有闲阶级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富有以及地位,并且价格越高,奢侈品为他们带来的效用,也就是炫耀身份地位的功能越强,有闲阶级越会购买,反之,当奢侈品价格下降,这种物品的购买量会减少。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虽然每天都经历消费,但经济学离我们很远。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这一条认知的改变是从经济学整体来说的,以前只在新闻里听到关于经济的一些内容,总觉得是国家政策里面才会出现的东西,读完经济学之后,又揭开了一门学科的神秘面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经济学原理,只要掌握了方法,甚至还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自己和他人,例如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边际效用递减、勇敢的舍弃沉没成本等。发现当听到经济新闻的时候,那些名词在脑海中不再陌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思考提到这个概念是因为什么,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研究出经济学原理是一回事,如何应用又是另一回事,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不是一个群体,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经济,所以经济学家的建议不总是被采纳,经济学其实应该是辅助国家发展的工具,要与国家的国情相适应,也因此读完经济学后似乎我对世界的感知也清晰了一些。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支持农村。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上山下乡是为了解决城市劳动力剩余的问题,重工业时期,祖辈父辈真的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是当时的农民冒着违反规定的风险进行的,从理性人的角度看,这其中一定会有更大的好处驱使他们违反要求也要这么做。如果没有合适的理论来解释,一定是理论的问题。这部分内容让我对实事求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理论是对现实的解释,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尊重事实,才能取得进步。
@[8队][S183]晨阳-临汾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我追求悠然自得的生活,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情地玩耍,人生得意须尽欢。有钱够当前生活就行了,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别人的忙碌并不一定累,别人忙碌不代表不注意休息。我之所以感觉到自己要惬意的生活,除了不知道什么是高品质生活以外,经济学告诉我,原因是因为我单位时间的价格太低,如果高的话,我可能会用我的闲适换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提升自己的收入。说白了,就是挣更多的钱。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互联网真方便,还通人性。我喜欢什么它就给我看什么,还变着花样给我推送。我一个劲儿地想信息时代就是以人为本呀。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原来我被互联网忽悠了!有个经济学术语叫大数据杀熟,还有一个叫价格歧视。就是你的爱好她都摸透了,但是不会像妈妈一样给你忠告,而是诱导你顺了她的意,掏腰包即可。就是你去亲戚店里买衣服,亲戚好意给你打折。你穿出去后才发现,和其他店里没什么两样,或者掏的更贵。
@[6队][游学]蓝絮-钦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他们是真的很伟大,但是对他们所倡导的理论没有太多实际的感悟,觉得离自己很远。就处在一种“哇,他们怎么可以这么超前!他们怎么可以提出这样的理论呢!怎么可以这么伟大!”的无限感慨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读经济学以后我发现:这些伟人是真的伟大,可以为了真理付出生命。而他们的理论可以沿用千百年,有些是极其正确的!“成功地预测了未来”。但是这些对我而言,却不再遥远,我发现有些预测是可以有理可循、有依据可以追踪的。根据这些发现可以把这些理论和思考方式拓展应用到生活中,自己或许可以去预测自己做的事情的未来变化。
@[6队][S355]辰希-石家庄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文化只包括精神层面。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很丰富。瞬间就升华了。他把文化定义成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最低的层次是器物,包括能看到的各种有形物质,比如刀枪、车马、吃饭的筷子和刀叉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和组织,比如银行体系、教育体系、政治体系等都属于这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或伦理价值,也就是行为规范,即对好坏的判断。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因子论,三个因子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6队][S54]雨木同-廊坊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经济学主要是关于国家层面的,读经济学主要是为了了解货币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如何运作、国际间的贸易以及发展经济的关键因素。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经济学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自己的认知范围。经济学不仅有关于国家层面的理论知识,也有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给予其激励。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囚徒困境以及价格歧视等。这些都是有关个人层面的经济学知识。
@[12队][S208]超超-台州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能力弱,就要赶超一下,冲一下。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越是能力弱,越是要尊重客观事实,根据实际情况,看看手头拥有的资源,再看看拥有的优势,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来发展,这种做法是更科学、更能持续的方法。比如能力弱,但是时间多,又对读书有兴趣,那就先花大量时间,参加好读书活动,做到三个全面。等能相对轻松跟完一期读书活动了,再去加载另一个活动,这是更有效的方法。
读经济学以前我以为:天真地以为会存在面面俱到的政策,能照顾到各方利益诉求的政策。
读经济学后我发现:政策会从长期着眼,从效用和成本上权衡,自然会有侧重点。政策的推动可以理解为改革,要破要立,自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完美的政策,也不会存在照顾各方利益诉求的政策。政策都有目标,朝着多个目标用力肯定不如朝着一个目标用力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