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盛夏时节,乡下的农民们忙着把一捆捆的甜萝索运到城里,买菜的阿姨、大嫂总会捎上几根,那碧绿发亮的皮、清甜爽口的汁水,让人垂涎三尺。回家嚼上两段,打几个饱嗝,只觉得浑身舒畅,夏日的暑气也仿佛一下子少了许多。
很多年前,也是夏天,晚饭后常常在泼了井水、还泛着阵阵水气和热浪的屋前水泥地上,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甜萝索,聊着、笑着,有时会做出一个漂亮的绿灯笼,聪明手巧的会用碧绿的皮象蔑竹匠一样小心地做成一只只可爱的长颈鹿,调皮的更是精心挑选几节笔直的萝索,仔细地剥去壳,做成金箍棒,与同伴玩起了打斗的游戏。当然,也时常会不小心弄破了手,但很快就有人找来了白白的“衣”,贴在流血的伤口上,一下子就止住了血,欢乐的笑容即刻在流泪的脸上绽放。
常常吃到小肚皮圆圆滚滚、笑到直不起腰时,才在大人们一次次的叫唤声中回家去了。
夏天的农村,每家每户门前的竹帘架上都晒满了毛豆荚。刚煮好时湿湿的、软软的,晒了几天,壳有些硬了、豆子也变得干干的,这时,大人们会在竹帘上铺上一层纱布,一粒粒皮皱皱的豆子不时会从豆荚里滚出来,孩子们喜欢抓几把放在口袋里,游戏时拿出来尝尝,有时也会作为小礼物送给朋友,加深儿时纯洁的友情,送的人开心,吃的人也高兴。
现在,吃多了各种零食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喜欢那乡土味十足的干毛豆荚,连农村里年轻的一代也很少有人会做了,超市里精心烘培的青豆已是偶尔的休闲小吃了。
还有那美味的煮玉米棒。记得妈妈总喜欢把老玉米棒用菜刀用力地刮下许多的玉米粒,放在锅底,嫩的玉米棒放在上面,加上水和糖,用干材煮到香气四溢时,捞出几个糊得看不见粒儿的玉米棒,粘粘糊糊的,咬在嘴里又香又糯,很快吃得满嘴满脸都是,再喝上一碗甜甜的玉米糊,一脸满足的笑容。
现在早已不在吃这种粘糊的玉米棒了,休闲的日子里喜欢吃着嫩嫩的、煮熟后一粒粒玉米依然完完整整的玉米棒,就如清雅而精致的生活,井然有序,却少了那份乡间的自然情趣。
甜萝索、毛豆荚、玉米棒,带着浓浓的乡土味,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流淌在记忆的长河里。带走的只是时间,留下的是儿时美好的回忆和对自然慷慨馈赠的无限感激。
回归自然,留住这纯朴的乡趣,让那份悠远的农村余韵依然传递,成为永恒的时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