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小故事

作者: 水雨而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21:29 被阅读0次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申鉴·俗嫌》中“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有必实,事必有功”。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意思指,不接受虚妄的言论,不信从虚浮的技艺,不采用华而不实的名称,不兴作伪诈的事情,这对“在上者”即统治阶级的劝告。

与之相对的“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有必实,事必有功”意思是,说话必须产生实际效果,方法必须有标准和法则,名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事必须有结果来证实。这是对人君治国理政应当具备的要求,以此杜绝“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

《后汉书》本传说,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辅佐汉献帝时,由于曹操揽政,自己感觉“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他想着要重申历史经验教训,供皇帝汉献帝借鉴,又不好直接进谏,便著书立说。所著《申鉴》全书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杂言下》五篇。其中《申鉴·俗嫌》主要是批评当下世俗盛行的神仙方术、卜筮、禁忌、祈请、谶纬等迷信活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凡事都是兴于实,败于虚。成就人世间的一切梦想,都是离不开实干。古往今来,有多少反面典型事例也充分说明这一点,这里有一个“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战策,而且条理章法能倒背如流。公元前216年,秦昭襄王发兵围攻赵国的长平关。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带兵前线抗敌。廉颇见秦军来势凶猛,便叫士兵们守住阵脚,构筑堡垒,挖深壕沟,采用固守防御打持久战战术,避开秦军锋芒,准备和远来的秦军对峙下去,用时间来慢慢将秦军拖垮。

秦军围攻了4个多月,也没有攻下长平关。秦昭襄王见形势越来越不利,便派出间谍,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根本不敢跟秦军打。秦军最怕年富力强的赵括,要是他去带兵攻打,早就把秦军打散了。”

赵孝成王半信半疑,派人去廉颇军营查看,等钦差回来报告,赵孝成王便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钦差说了不少廉颇的坏话,说廉颇老了,吃饭时间三次去厕所了,已经不能打仗了。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就派赵括去代替廉颇。

当时,丞相蔺相如听说让赵括带兵,就劝赵王说:“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赵括的母亲也连忙上书,说明赵奢生前的意思,恳求赵王千万不要重用赵括。但赵王不听,坚持让赵括带兵。

公元前260年,赵括到长平关换下廉颇,然后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要是秦军来挑战,一定要迎头痛击;敌人若被打败了,一定要去穷追不舍,杀他个片甲不留。”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做,并说了廉颇打算消耗秦军兵力的用意。赵括不以为然地一挥手:“那老头懂什么!”

还没等秦军来攻城,赵括也没对敌情做任何分析的情况下,就迅速调集40万大军,向秦军主动发起攻击。

秦军早就料到赵括会这样,布好了伏兵,先故意退兵,把赵括的军队全部引出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切断他们的后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国军队顿时成为了无头苍蝇,40多万赵军被迫投降,却被残忍的秦军白起下令全部活埋,这是战国期间最残酷的一次大屠杀。

这个赵括纸上谈兵,造成40万将士惨遭活埋,赵括本人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成为历史上最失败的战例。赵孝成王后悔莫及,但悔之晚矣,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源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意思是,只泛泛而谈地讨论国家大事、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会耽误国家的发展,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相关文章

  • 引经据典(1)

    生命,只给人一次死,但却能给人无数次生。 每一天中当你感到生活和事业有了新的长进,你便会觉得自己是重生了一次。

  • 文章不必引经据典

    近来也算是读了不少的书籍,发现大多的书喜欢引用别人的理论与思想。 当然这样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其一是涉及知识产权...

  • 引经据典摘抄1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出自宋代苏轼的《思治论》,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 用最大的勇气钻进去,再用更大的勇气跳出来

    引经据典很容易,学生喜欢引经据典,也能够引经据典,因为他们记忆力好,人生阅历浅,不引用就没法写作。 学者写作也必须...

  • 靡不有初

    第一次写文字,以前都是读,品,复制,粘贴。 想起以前看的小故事,古代问人一个嘲讽另一个不会引经据典,另一个反问:你...

  • 荐书《逗逗镇的成语故事》

    市面上的成语故事书籍非常多,但我了解到的基本都是注重引经据典,讲述这个成语的来源。 然而,每个成语的形成,在故事的...

  • 【论述文】很多人都把小学作文知识还给老师了,写的文章连小学作文都

    作者 / 小侯 (小侯纯原创作品,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抄袭,违者必究!欢迎原链接转发) 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来的语句...

  • 《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我全部经历过……

    比起引经据典地高谈阔论,我更喜欢心平气和地讲讲故事。 个人的见解毕竟狭隘,容易让人陷入画地为牢的鄙薄情境;但故事无...

  • 我和孩子一起自杀了

    比起引经据典地高谈阔论,我更喜欢心平气和地讲讲故事。 个人的见解毕竟狭隘,容易让人陷入画地为牢的鄙薄情境;但故事无...

  • 引经据典取名――儒释道

    转自:天涯总结帖――在牛A和牛C之间 第三十章、取名方法大总结——千方百计取出不一样的名字 第一节、引经据典取名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引经据典小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lw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