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富比的早餐》第2篇拆书稿。
其实读到第二章内容的时候,很多人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本书压根不是什么艺术小白的入门书籍。
我觉得这样说,对又不对。对是因为在长达近100页内容里,最大的阅读压力就是被各种人名以及没有配图的艺术品名淹没,对于了解艺术史的盆友来说这本书的立意点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并没有带来多少新的知识红利。
不对则是因为从商业角度,胡克又的确将市面上有能力吸引大众的作品分析的足够全面。那些被许多人称为“苏富比的八卦趣事“我想恰是作者用意,如果能以这样风趣幽默的形式让读者产生了解艺术的冲动,这难道不足以算是”领入门“?
言归正传,与第三章的艺术作品细节对价值的影响相比,在这一章里,虽然内容松散但逻辑线还是非常清晰,主要是从宏观上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艺术风格和艺术主题对价值的影响。
在我们捞取干货前,先来看一看题目是怎么回事。
你当我傻吗?艺术家的屎值12万美元?
这是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的“罐装屎”,在上个世纪曾经引发过巨大的争议。戏剧性的是,这类艺术就是放到现在也依然具有登上微博热搜榜的能力。
有很多人会好奇这里面究竟装的是不是屎,却又不敢打开,怕一打开价值就没了。也有不少艺术界的人会说其实里面就是石膏。
敬畏的人对待它会像对待一瓶无价之酒,打不打开?这是个问题。打开前的神秘与向往和打开时那充满仪式性的一刻,都会让接下来对一件艺术品的神化与毁灭变成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终极美学的愉悦感也只存在于那一瞬间。
而不屑的人对待这件艺术品就真的只是拿出一副对待屎的应有态度。
那么,一件如此“平庸”的艺术品,能够对不同的人有如此大的价值差异,关键变量在哪呢?
胡克用一个公式给出了回答:平庸性+讽刺性=艺术
get到讽刺点的人自然奉其为艺术,get不到的就会愤慨“这当我傻吗?一罐该死的屎能要12万美金?”
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思考的是,这个讽刺点究竟是在讽刺那些为一罐屎趋之若鹜的暴发户买家还是一罐屎都能抵一座房的货币价值,是在讽刺那些理解不了艺术的门外汉还是为一罐屎的艺术价值争个高下的人们,是在讽刺整个社会的情绪和关注点还是在讽刺那些中规中矩创作的艺术家们只会墨守成规?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袋垃圾、一个词语、一堆糖果”,虽然它们都有一个听上去合理的定义分类,“自毁艺术、艺术的平庸性代表、艺术的创新性(观念性艺术)”。但这很难说究竟是商业赋予的价值还是源于人们骨子里渴望改变“一成不变”的天性,即便这样的艺术出现是有迹可循的。
胡克用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概念“刻奇”来描述这种讽刺性的艺术。对于现代艺术的特点,按照他的说法我理解为现代艺术是用刻奇的方式来解构传统艺术,再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情绪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来重构新的主义。
简单理解,就是83版《神雕侠侣》是传统艺术,于正翻拍的版本就是现代艺术。你不能否认于正版的艺术性,因为所谓刻奇就是使某物变得廉价,无疑于正在这一点上做的十分出色。同时于正版《神雕侠侣》为他本身这个“艺术家”及其“作品”带来的商业价值也完全满足了兼具讽刺性这一要素。所以他不仅可以称得上“艺术家”(导演),同时也是一个走迎合大众路线的“商业派艺术家”。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概念后,有关胡克提到的艺术风格就都好理解了:抽象艺术、情欲艺术、叙事艺术、裸体艺术、异国主义、印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
在我看来,其实所有主义的发展都是在寻求创新,是一个打破旧秩序的一个过程。
有的是寻求技法上的创新、有的是寻求构图上的创新、有的是寻求色彩和线条上的创新、有的是寻求美学观点上的创新、有的是寻求思想上的创新、还有的则是寻求个人灵魂的创新,或者也可以说是突破。
第一批反对画家和题材被既定关系束缚的艺术家成为了抽象派先锋,像是莫奈、雷诺瓦;
第一批挑起性解放革命,探秘交合之下人性本源的细密情感的艺术家成为情欲艺术的领头羊。只不过还是那句,敬畏艺术的人看到的是亲密无间传递出的残忍现实主义的视觉语言,体会到的是对人类境遇更广泛的共情。不屑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副春宫图”,感受到的只有自身被挑起的欲望。
第一批打破传统人物和主题被文学限制的人创造了让故事以图画式方式叙述,同时赋予图画意义的绘画风格,即叙事艺术。在历史多代人的抛光下,波普艺术和新现实主义则又赋予这种艺术新的生命,用刻奇的角度理解,我认为如今很多人喜欢的漫画也算的上是这一风格。
第一批尝试反抗北欧清教主义禁锢和束缚,尝试让人们面对自己虚假的德行高尚和道德感的艺术家成为成就裸体艺术的功臣,他们唤醒了当时一部分社会麻木的群众,同样不屑的人眼里却还是依旧只有不堪入目的低俗和单纯的情欲。
而后三种主义派风格,则可以用这样一种排序来理解:印象主义、异国主义、超现实主义。
这样排序的原因首先是印象主义派艺术家突破的是传统历史和宗教,他们把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享受,无关乎主题与内容。
而异国主义则是又一次加深了印象主义乃至后印象主义。像是意大利、阿拉伯、日本、塔希提岛都用自身浓墨重彩的大色块景观深刻的影响到印象派画家。像是梵高就是日本艺术的极度崇拜者,所以我们不难思忖《向日葵》多少是有日本艺术的产物。
只不过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这种风格开始定价后,有些追逐金钱的狂热商业派画家们会开始“凭空创造”带有异国风情的画作,中东的买家从欧洲画家手里买到了那些与本国文化无限接近的战利品原作,竟还认为是荣耀。
至于超现实主义,我们大可以认为是在对印象派的一种突破,因为这次脱离的不是主题和内容,而是干脆连现实的视觉实物都脱离了。这种艺术在我们的时代尤为常见,比如巨型的猫和小人类。
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我觉得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关系。就像胡克说的,“世界是需要一种狂想,来维护人类精神中不可预见的必然和天然存在的自由。”否则我们的生活会逐渐被科学、理性所同化而变得机械化、僵硬化。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接下来的艺术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关系,也许不够准确,但能让胡克的逻辑线在此处更为合理:
“如果说艺术风格的衍变是对传统艺术的突破,那么艺术主题便是传统艺术当中难以撼动的创作中心。”
尤其是当艺术风格以传统艺术主题为原始细胞进行不断裂变都能产生如此的商业价值,那以这些中心创作的无论有没有叠加后续风格都可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在商业世界能够影响到一件作品增值溢价的艺术主题有哪些。
动物、红衣主教、风俗画、历史和圣经、室内、风景、雨、铁路、静物、竞技、战争、肖像。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自然环境(包括动物、风景、雨、肖像、自然静物)
信仰习俗(红衣主教、风俗画、历史和圣经)
人造生态(室内、铁路、竞技、战争、人造静物)
第一类无论是否从主体性而言,都是长盛不衰的。创作者以自然环境为内容,其实和诗人作家一个道理,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情于景等等,这里的确不乏一些刻意取悦大众而作的艺术品,但不提那些,我觉得还是大部分还是“写实”和“反讽”结合。
信仰习俗这类我倒是认为是主“讽”。反教权、教条、习俗一直都是艺术史上优秀的议题。通过刻画一些主教人前后不一的滑稽和虚假,刻画一些隐藏在大门后的琐碎隐私日常,满足人们天生的偷窥欲和渴求平等强烈欲望。起码提醒了大众无论是否有身份差异、时代差异、背景差异,过去与现在的人们都没什么不同。
最后的人造生态,以其为创作内容的艺术家们在我看来更像是社会中具有忧患意识的智慧者。戏剧的是,他们虽然心思敏感,但却是最早看到人类对自然、未来、自身的影响的人。他们看穿了铁路带给人的便利和安心(通向的路是固定而可知的)以及极速化的未来带给人的焦虑。他们看穿了人难以罢黜的竞争欲、胜负心以及掠夺杀戮的激情本质,又同时看到人们渴望一间屋一扇窗的边界感。
真的不难看出,其实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革命者。作家使用的是语言和文字来为一场群众运动铺路,人们需要听到他们的声音。而画家雕刻家们则用的是视觉图画来点燃革命的激情,人们需要看到他们呼喊的模样。两者同样都是用赤诚的灵魂成为一个历史的推动者。
对于拍卖行来说,他们是在艺术家和其作品中识别可以燎原之火的火星。但对于我们大众来说,我们应该学会识别那些隐藏在画作之下的自我意识、集体意识甚至社会意识,这能让我们保持清醒。
以上是《苏富比的早餐》第二部分的内容。我是果果,如果觉得有所收获或意犹未尽,请继续关注下一篇拆书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