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007---学而篇第七——家为根

《论语》学习007---学而篇第七——家为根

作者: azao | 来源:发表于2016-06-16 20:03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读】 读《论语》,须弄清谁在讲,体会语境。 如此章,力挺践履,甚至以行称学。与上一章力行与学文并重有悖。

但若意识到,这是子夏讲的,而子夏是孔门中学问最有名,他的学生想必也是冲着他学问来的,则可以想见他的这一番话,应是有所针对的,甚至不免是对学生们讲的矫枉过正的气话。

故前人讲子夏此话,用意虽善,但抑扬太过,有废学之弊。这也足以提醒人,无论讲话,还是听话,都应注意。此亦难,正如首句中的“贤贤易色”一样,很难。

腾讯儒学独家专栏——何俊教授《不舍论语》系列稿件 。 这里说的语境,个人感觉很有意思,此记。

继续节摘傅佩荣老师的释义。 子夏说:“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为君上服务,能够奋不顾身;与朋友交往,答应的事就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是学习过了。”

傅佩荣老师将“贤贤易色”译作“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将整句的意义归结回家庭单元,古人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推广出去是朋友,然后是社会。

这样的翻译版本,让我很有感触,一般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夫妻之间的互动模式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印在孩子的身上。再以家庭为起点,孩子将带着这样的模式根基去走向社会,面对朋友,面对职场,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有一句话,“重要的不是你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而是,你本身是如何的人。”,这句话,值得父母深思,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把关注的重心放回到自己的身上,保持对自身的觉知,提升改善对自己的修为,而不是表面化的对孩子的行为通过言语与行动横加干涉,而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

对于“贤贤易色”,我个人会觉得有一些“二元论”的感觉了,贤与色,品德与容貌兼备,从来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感觉也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或甚至仍然到现在,文化对女性角色的一些刻板形象要求。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007---学而篇第七——家为根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读】读...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

  • 《论语解悟》学而 第五、六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三、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七、八章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

  • 《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论语·学而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已经完整地传递出了“以学为...

  • 《论语解悟》学而 第九、十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七、八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一、十二章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论语》日日谈 第102期

    《论语》日日谈 第102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八章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译】...

  • 述而第七-1

    述而第七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申了学问之道。述,即是叙述...

  • 不做“教书匠”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三篇。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可以说是孔子的人生自述,孔...

  • 《论语》日日谈 第96 期

    《论语》日日谈 第96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二十六章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007---学而篇第七——家为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nm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