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07:06 被阅读0次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论语·学而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已经完整地传递出了“以学为宗,内圣外王”价值体系。

    第一章,开篇讲“学、习”很快乐,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学习和提升;
    第二章,讲“孝悌”为学习的下手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三章,警示我们要“真学、真习”,不能只学个表面文章,流于“巧言令色”;
    第四章,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弟子”的楷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在自省中实现成长;
    第五章,告诉我们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如何去“道千乘之国”,做治平利他的事业。
    第六章继续了学习的内涵,告诉我们生命提升应学的内容和次第。

    恭诵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章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

    《弟子规》一般人认为只是小孩要学习的,其实不然。圣人这里讲的弟子是广义的,任何一个想要生命提升的人,就是弟子,无关乎年龄,也无关乎身份。为什么用“弟子”来表示学生呢?这里有很深的内涵。与“子、弟”相对应的就是“父、兄”,父兄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生而为人,首先要跟父兄学习。如果从小没有在父兄那里养成孝弟的好习惯,尽管父兄一心一意要教我们,我们还是不能接受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教育。

    《论语集释》里雷次宗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老师传授我们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对我们的恩德就像父兄一样。一个真正知恩明理的学生应当以侍奉父兄之心侍奉老师。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孔子闲居在家,学生曾子就小心谨慎地在旁边侍奉着,完完全全地伺奉父兄的样子。老师一开口问话,曾子马上避席而答:“参不敏,何足以知之?”由内而外的谦恭谨慎。这样的学生,老师自然愿意倾其所能地去教导他。受《弟子规》的影响,我们通常会将本章“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看成各自独立的七个部分去分别学习,而忽略内在的次第和层次。

    我们来看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亲仁”和“行有余力”之间使用的是分号,说明前后内容应该是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讲学习的基本纲要包含六事:“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六事之间也有着内在的次第关系;
    第二个层次,后半句,其实是对前面六事的两个方面“行”和“文”的关系进行辨析

    我们先来看前半句,第一个层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是生而为人都要学习的内容,其中有着清晰的次第关系,是生命成长的阶梯。

    “入则孝,出则弟”,在家要行孝道,出门要尽悌职,这是两个根本。

    后面的德行“谨、信、泛爱众、亲仁”都是由孝悌延伸出来的。

    孝悌做好了,以这个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事,就是敬事,就能做到“谨而信”。

    《论语集注》里解:“谨者,行之有常也。”做事谨慎,有准则。

    为什么可以做到行之有常呢?因为内心中有“敬”。“敬”是如何来的,就是从前面的孝悌而来。

    《论语集注》里讲:“信者,言之有实也。”如何能做到言之有实呢?还是源于内心,内心要有信念,做人有宗旨目标,绝不会因为困难或者利诱而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大众中建立威信。这才是真正的“信”的特征。

    泛爱众”,就是以孝悌的心、行,推展开去,去普遍地爱一切人,没有亲疏之分。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对待天下的长辈;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对待天下人的子女。

    “亲仁”是生命成长的关键,如何能亲仁?如前面所讲,离不开在父兄面前打下的孝悌基础,以孝悌的心对待师友,就是“亲仁”先有在家敬父兄,然后才有在外敬老师,然后才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但要亲近仁德的老师,还要亲近有仁德的友伴,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同行友伴的陪伴和策励。《弟子规》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亲近仁者,会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少吃很多的冤枉苦。

    我们再来看后半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今学者通常将前面的六事看成是“行”,是修德;把后面的“文”看成是与“修德”相对的文章、知识、技能。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行”在先,“文”在后像一棵树,修德是根本;学习六艺、文章是枝末。

    《论语集注》里引用程子的话,“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程子的意思很明确,“行”是指前面六个,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我们能够做好前面的六事,还有余力的话,这时候可以学文。主次先后就很明显,贵在力行,文为其次。这样的理解,有利于我们重视德行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个人更接受蕅益大师的见解,大师说这里的“文”,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六艺、文章、知识、技能,而是专指“道统所寄”的“文”,是可以载道的“文”,可以让生命得到提升的“文”。如此理解,“行”与“文”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行”和“知”的关系。蕅益大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若仅作六艺释之,陋矣!”大师讲得很清楚,“行”和“文”是不能分开的,一切时一切处,都要“文行合一”。

    文是什么?圣贤的教诲。如果把它理解成六艺,就太浅薄了!“行”是什么?是圣贤的行持,不是照自己的想法去行。“文行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不是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比如说,孝敬父母这件事,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去侍奉父母,这是“行”;如果没有学习圣人的教诲,只凭着自己的想法去行“孝”,能做到真正的孝吗?恐怕不能,只是在做我们自以为是的孝,离圣人的孝道相去甚远。生而知之的人,毕竟少之又少,多数人是学而知之。所以就要边学边行,要效仿师长的行谊去做,这是“学文”;学习圣人教诲,也是“学文”,同时又都是“力行”,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践行真正的孝道。

    那如何理解“余力”呢?我们看《论语·公冶长》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又)闻。”这里,子路闻的是什么?圣人的教诲。行的又是什么?符合圣人教诲的行持。所以,离开了“文”,又如何有“行”?学习孝道如此,同样,学习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也都是如此。

    总结一下,本章给了我们两个重要启示:一,孝悌是德之本,所有的德行都是从孝悌生发出来的;

    二,行是指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文也是前面这六条。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了“行”上,我们就成为圣贤了。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xt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