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伙伴们,晚上好。
今天又到了我们分享共读书目的时间了。嗯。我是飞流直下夏,是我们陪伴营的热爱者。一个正在进步中的我。一个热爱阅读的我。一个爱看你们文字的我。要不要给我一点掌声!感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
今天起大风了。 我静默地坐在窗前。看着树枝在猛烈的摇晃。它们互相推挤,亲密无间。偶尔有一两个孩子骑车从窗前路过。听到耳边传来树叶沙沙沙如海浪般的声响,时不时地闯入我的耳朵。我闻到了植物的芳香!就像是面包店里飘出来的香甜可口的甜点的味道。
刚看完了《感觉的自然史》味觉,听觉,视觉,共感觉部分。我用我的感觉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不得不说,这本书就是一个宝藏。 是一个值得让我不停挖掘的宝藏。我由之前的抗拒,觉得它晦涩难懂。那么多细节,那么陌生领域的知识,那么繁杂不想看。到现在热爱这本书,他带给我越来越多的惊喜。 看到现在我已经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我不止在一处标出,这样的记号。此处下次再回看,再精读!我感慨到这是一本值得我深入反复阅读的好书。幸好我当初没有放弃阅读她,这本书一直在扩宽我的知识边界,一直在帮助我。让我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感官。比如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原本这些都是我们身上存在的,可是我们却非常漠视忽视的这些感官,所以说这本书提高了我的整体感知力。 非常感谢博学的戴安娜阿克曼写了一本这么好看的书。也感谢这本书的伯乐京石,谢谢她的推荐!
我觉得戴安娜阿克曼的细节描写非常的精彩,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题,细节描写。我摘抄了几处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文中268页到275页间的一些细节描写。和大家一起欣赏。 人们在极度悲伤时,身体前倾。仿佛遭强风吹袭版。你看这个句子啊,多么形象而生动。仿佛有一个哀伤的人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接下来分享的是272页第二段第二行。 我注视着如马铃薯泥般的积云。大家肯定吃过马铃薯对不对?我女儿就很喜欢吃马铃薯泥,当我看到这个描写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儿,很有烟火味儿的描写,非常贴近真实的生活。
272页,第二段的第六行。描写闪电的句子,闪电仿佛如长柄插班刺入地面。但凡是看过闪电的人。就能够非常直观的从这句话当中再现我们往昔的沉睡的记忆。非常直接的表达方式,很有表现力。
274页第三行天空仿佛是隆起的天花板,其上画出了许多星星,像我们祖先以为的那样。我们亲人的灵魂,仿佛是撒上香气的烟雾。瞧,他把这种虚无的东西都描写的这么形象。真是很有想象力!
274页第二自然段第五行,映着日照,连续不断的大风使树枝全都朝上风处扭曲,如初粗手指般指像海洋。 蓝棉花般的蓝天和深蓝色的海洋云水相连,如剃刀般在天际间剃过。 都么形象而富有个性的表达,让我赞叹!
最后呢,我以354页文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史蒂文森写道,我旅行并不是为了要去什么地方,只是为了外出,我为旅行而旅行,重要的是行动。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尽量多姿多彩的生活,像精神抖擞的纯种马般梳刷自己的好奇心,向上攀爬,每天在阳光普照的山坡上奔驰。 是啊,我希望我自己也能这样子,重启自己的感官去书写自己的生活。不停地直到有一天我写不动了,感觉不到了才停下来! 谢谢大家的倾听,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