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俞敏洪的一个短视频,他把醒着的时间都计划得满满的,每15分钟一件事。这样,每年的收获非常惊人,不论是学习,工作,旅行还是写作,他都有量的巨变。
我一直用着番茄钟的管理方式,每25分钟一件事,相当于1小时两件事,有时不得不延迟。假如时间间隔转为15分钟,那么一小时就可以有四件事的计划,难!对自我的要求更严了。
我理解,他所说的4件事,有不同的解读。
- 一件事可以拆解出不同的目标和行动,每个15分钟完成一个目标结果,或者做完一个行动。
- 与人开会前,明确具体的会谈结果,并衡量是否能够在15钟之内实现,再决定开不开。
- 每15分钟结束的时候,可以自己决定,下一个15分钟是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做同一件事,还是改变工作方式继续做同一件事,或是中止这件事,开始另一项工作,也就是继续、中止、改变的选择。
15分钟工作法关注的是时间单元内实现的速度和任务的达成。时间跨度越小,目标越清晰,行动越有效。
总之,15分钟工作法,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习惯和期待,去尝试多元化的组合,实现梦想,创造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