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秋雨《构思过度》
韩剧的构思,以简单明了取胜,即使篇幅很长、节奏很慢、波澜很多,在情节结构上还是简单明了的。相比之下,我们确实“构思过度”了。
这个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普遍性。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我们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很多中年人都在不断提醒年轻人:生活比你想像的复杂得多。于是,年轻人的目光也复杂起来;很多老年人在弥留之际告诉中年人:生活比你想像的要简单得多。但是,他体悟出这个道理的时间已经实在太晚。因此,可怜的人们,整个一生都在“构思过度”中度过,加添了多少破灭、纷乱和耗费。
余秋雨《构思过度》2.周国平《论简单生活》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
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多么勤奋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乐也必须有节制,否则会肾虚。
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
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
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只有在那些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这又只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物质享受,始终把精神生活看得更珍贵。一个人在巨富之后仍乐于过简朴生活,正证明了灵魂的高贵,能够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快乐。
一个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物质上的需求必定是十分简单的。因为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没有工夫关心物质方面的区区小事;他沉醉于精神王国的伟大享受,物质享受不再成为诱惑。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精神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就离神越近。
智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因为看清了物质快乐的有限,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渴望无限的精神快乐,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们满足。
我一向认为,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这当然必须免去物质之忧,但并非物质越多越好,相反,毋宁说这二者的实现是以物质生活的简单为条件的。
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人活世上,有时难免要有求于人和违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些减少到最低限度。远离这些麻烦的交际和成功,实在算不得什么损失,反而受益无穷。我们因此获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阴,可以把它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真正感兴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献给自己。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许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必需,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当我们清理自己的居室时,我们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有用处,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们必须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么,我们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间小屋的标准来限定必需的物品,从而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
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如果让我们凭空从其中删除某一些,我们会难做取舍。可是,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了。那么,我们即使还能活很久,又何妨用来日不多的标准来限定必做的事情,从而为享受生活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余秋雨《构思过度》3.马德《简单与复杂》
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
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儿,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儿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了多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才有了勾心斗角。纷繁的尘世其实也很简单,由于人类情感很复杂才有了书剑恩仇,才有了离合聚散。
人生之简单,是生命长卷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薄月,有着清清凉凉的宁静。
人生之复杂,是泼洒在生命宣纸上的墨迹,渲染着城府与世故;是拉响在生命深处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挥不去嘈杂与迷惘。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
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这个世界,每天都充斥着利益的调整与分配。人,每天都被各种复杂的心情左右着,操控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利用它几乎可以做到一切,譬如可以准确地登上月球,可以把一周的天气预报得分毫不差,却无法知道下一刻会拥有怎样的心情。
说到底,科技掌控的是客观,是理性;而人,却是主观的感性动物。而主观与感性,是最不容易捉摸与掌控的。
一眼望到底的,似乎很简单。一口百年古井,幽深,澄澈,也可以一望到底,但这口古井,本身却并不简单。人也一样。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过简单,不够深刻,而是他太过纯净。一个人,有至纯的灵魂,原本就是一种撼人心魄的深刻。这样的简单,让人敬仰。
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深度,是城府的深度,而不是灵魂的深度。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
人生,说到最后,简单得只有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浮沉,由于有了人世的冷暖,简单的过程才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
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的手势;而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打捞的苍凉的梦境。
余秋雨《构思过度》4.周国平《人生要有两个简单》
人在世界上生活,应该力求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一个是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你的心就会是宁静的。人为什么会烦恼?就是因为在这两个方面都太复杂了,物质生活上是财富的无穷追逐,人际关系上是利益的不尽纠葛,结果烦恼不断。
生命的单纯,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以生命相待,这就是同情心,就是善良。今天的社会之所以道德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单纯,活得太复杂,把堆积物看得太重要。我相信,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普遍保持生命的单纯,人际关系就一定简单,社会就一定和谐。
两性之间也是这样,应该单纯一点,真正作为生命互相对待,才会有真爱。如果复杂,掺进许多利益的计算,爱就一定变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把人和动物做一个比较。动物的两性关系是很单纯的,诚然也会有争夺配偶的斗争,但绝对不会有金钱、财产、地位、权力等因素夹杂在其中,只有人才会这样。结果怎么样?我揣测人的性快乐很可能不如动物,因为不纯粹。
当然,在两性关系中,人可以也应该有高于动物的方面,就是精神上的互相吸引和欣赏,我们把这叫做爱情。可是,如果没有生命单纯的前提,利益至上,这个更高的方面就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好的性爱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纯粹身体的吸引和快乐,一个是纯粹心灵的共鸣和愉悦,而利益的介入对两者都是破坏。
在生命的单纯这一点上,人真应该学一学动物。人有理性,因此而高于动物,但理性起的作用并不都是好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知道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数量,而人却不然。
许多时候,人的理性反而是起了坏作用的,使人在自己生命需要的问题上变得复杂而无知,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动物的凶猛仅限于本能,只是为了生存,人残暴起来可不得了,可以做出对生存毫无必要的坏事,以酷行本身为乐。
自然界里找不到一种动物,会像人这样虐待和屠杀自己的同类。经常有人说,人堕落了会沦为禽兽,我说这是对动物的诬蔑,事实是人堕落起来比禽兽坏无数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