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0904
我不是第一次看见这个词,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这本书,但无论如何,我没想到,这本书居然是渡边淳一写的——惊掉我的眼镜啊!
写作的内容、写法,也果然一如渡边淳一的风格,更多的是用情感来书写,而不是客观案例事实,比我原先以为的《影响力》《孤独力》之类的书差之千里。
但这个词的确在太多地方出现了,尤其是心理学方面。而我,作为一个高敏感性格的人,钝感力的确是我需要的,只可惜书中只有介绍,并无方法——毕竟,这也不是刻意练习可以解决的问题。
道理都懂,日子依然,所以匆匆翻罢,略有些啼笑皆非感。
《灿烂千阳》0904
这本书在我手机里躺了很久很久。
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是好多年前,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在公司一场大会上遇到了一同看这本书的同事,交流了几句,后来不知何故我中断了,她也离职很久了。
最近这段时间,阿富汗的新闻频上热搜,全世界都在关注,我在这个时间点重新捡回这本书,花了大概两三个小时看完了。
关于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战乱、宗教信仰、家国情怀等等的东西已经被讨论的太多太多了,我估计怎样也不可能超脱了。
我想说文笔。
我最喜欢、也最怕这样的文笔,很像余华的《活着》,不带任何情感的波动,就只是娓娓道来的陈述,生活曾经的光彩炽热、现实的悲痛、活着的挣扎与希望,看着人一点点地跟进去、一分分地沉进去、心头坠坠的,沉甸甸的。
最是无华动人心,朴实质朴的文字和叙述,却可以将一件这么沉重的数十年生平讲得很明白,这样的文笔,是我真实向往的。
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追风筝;为你,活出你想要的人生。阿富汗需要莱拉,而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故事,以及写故事的这些人。
这是虚构的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沉。
《大明王朝1566》0907
剧本一般的历史故事很好看,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人物性格突出鲜明脸谱化不复杂。这本大明王朝其实前两天就在看,犹在晚熟的人之前,所以晚上只是收了个尾。
感觉很像以前看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
但越是这样故事性极强的小说,却感觉越不真实——跟史实肯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看这样的小说时,心里很有几分纠结,不知道自己看得是历史,还是只是披着历史外衣的不相干的故事——咱毕竟没有研究过历史,着实有点心虚啊。
所以也就只是看了个故事吧,看时代背景下形形色色的人——这个事我喜欢干,我对人的认识似乎都是来源于各色故事。
最近写读后感好像没多少真的跟书的内容有关啊,不知道是书没读进去,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苗头不太对劲。
《blue》0909
上半年最触动我的小说是绝叫,人性的悲哀,让我到现在都难以忘怀。于是乎无意中看到作者叶真中显的新书,第一时间找出来看。
这不是一个刑侦推理小说,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小说,聚焦日本最底层的人群,主要是女人和孩子,受虐待的孩子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痕,很难愈合,很难扒开来给别人看,自我疗愈,或者找到排遣的方式释放伤痛,这是每个人下意识本能的选择。
而无辜弱小的女人和孩子,往往会成为这些故事的牺牲品。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故事离我太遥远,总体感觉上其实没有绝叫给我的触动更深。但是这样的故事,这其中各色各样人员的经历、过往、视角,总是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不同。而看见不同,似乎是我现在最想做的。
人有未曾经我面,我想要看更多的人和事,让自己经众生,生悲悯。我很怕自己会变得麻木,对看惯看不惯的事情都麻木不仁,这一定不是我希望看见的样子。
我希望自己的心还是热的,看到故事里鲜活的人物还能去理解、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看到一个个脸谱化的面孔,就一闪过去了。
世界上肯定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美丽,我想去看看。
后来,生活还是照旧,在某种意义上,跟以前一样。
从外表看,他恐怕没有任何改变,但是,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失去了热情。
可怕的是,即使失去了他本以为不可或缺的热情……一个人内心热情的有无,并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影响。这个事实,让他的使命感越来越淡薄了。
现在已经是不需要热情的时代。
《时间的女儿》0911
阅读过程中一度想要去做一个脑图——复杂的人名、完全陌生的英国历史,除了大概的梗要,完全不知道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
我甚至也不知道,写的这么煞有其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是小说而已……
不过再次验证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小说也再次证明了:历史的真相永远不会被湮灭。
相由心生,人的脸由自己决定。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会长成什么样子。
《夜班便利店》0914
我挚爱纸质书,能买书看的时候一定会买书,为此身边总是常驻一批没看过的书,数度抑制了我买书的欲望。
这段时间看很多小说,这些基本都是电子书,小说其实不是我阅读的重点,尤其是推理小说,朋友推荐自己看到的,总是网上有资源就直接看了——花的时间不长,精神享受很好。
但是我似乎忽略了,有种阅读叫APPVIP——其实很多网上找不到资源的书,阅读APP的VIP会员是可以看的——不管需不需要额外花费——我居然一直没注意还有这个渠道,我决定抽空要去筛选一个APP去。
说回这本书,这本书很早以前看过几篇,作者似乎在微信还是哪里发布过。今天花了一点时间,完整地看完了。
我喜欢看这些形形色色关于普罗大众的故事,每一个便利店里面的物品——食物,饰物,烟酒等等——都可以带出一个人的故事,尤其是夜班,这个特定的时间点。
我突然想到了《人间便利店》,其实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书,只是突然间莫名其妙的联系,纯粹因为书名。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生活的某一个片段、侧影,很难说最喜欢哪个故事不喜欢哪个,只是合上书本之后,感觉眼前还有形形色色的人走过,熙熙攘攘,全然不像夜班便利店人数很少,所以都能被记得住。
大城市下的小角落,能够在夜班时间进出便利店消费的,也不会是什么大人物。我能想象,似乎,我始终觉得只是似乎,能理解一二。
保持生活的热情和人性的恻隐吧,像小苗一样,;勇敢去爱去伤吧,像阮叶那样;嬉笑人生坚忍自我吧,像欢哥一样;坚持透明和自我吧,像泡面程序员那样;最后,看透人生依然热爱人生吧,像永远上夜班的店长一样。
我喜欢这本书,就像喜欢烟火气满满的生活一样。
《独自生活的人们》0915
这是一部电影,无意中看到了推荐,晚上就找出来看了。
主角是一个,生活在声音里的人:工作是信用卡公司接线员,工作之外不管吃饭坐车都带着耳机看着手机刷着剧,晚上睡觉也开着电视——租的房子很大,但是所有物品都放在拉紧窗帘的卧室里,客厅厨房等其他地方空空荡荡。
主角挺酷,冷漠漠不理人,工作套路满满,不投入感情真心,反而每次都是冠军;吃饭永远一个人,母亲去世后与曾离家15年的父亲关系也不好,放弃母亲遗产时很是帅气,废话不多盖完章就走人——挺酷的其实。
独自生活是一种病吗?这样互不干扰的,难道不觉得很好吗……
隔壁邻居小哥孤独死在家中了,让我联想到梁海源的脱口秀:活着的目的就是死的时候被人发现,而不是孤独地死在家里……
电影的结尾,主角给后辈打了电话,承认自己其实无法独自生活,然后换了暖色调的外套,拉开了窗帘让阳光洒入,请了长假,改了父亲的手机号码备注……
感觉像是,女主告别了过往独自一人的生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顿时不那么酷了……
现实生活中,独自生活着的人们啊,希望大家都能真实地悦纳自己的状态,其实,独自一人也挺好的。
《小偷家族》0919
是枝裕和这个名字我从不曾记住过,无意中看到两本都是他的书,好奇之下才发现,原来我曾看过不少他的作品了:步履不停,海街日记。
没有大的波动冲突、没有惊心动魄,就只是安安静静顺其自然地发生着点事情,就这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总想拥有失去的东西,总是对自己和别人双标,永远放大自己的委屈,赋予一切自证归因的理论。
赋予事件、人生等等以意义,大概是人类特有的吧,如果没有意义,那大概人生就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去关注和珍惜的了。
说不上什么感受、感觉更像是看到了一种社会现象,无悲无喜,。如果有什么触动的话,大概就是超市老人那句:不要教妹妹这个动作吧。还有就是,树里的故事线,让我想到了第八日的蝉。
《坡道上的家》0921
在中秋节这天选择了这本读物,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想法。
这是一本,只有当了母亲的人,才能理解的书。新手妈妈,各种手忙脚乱之余,最可怕的事情,是不能被理解,别人家的妈妈都是这么过来的,别人能行你为啥不行,不都是这样吗?相比别人我已经很好了……
当自己还在忙于适应真的身份的时候,别人的否定比较,真的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不自信当中,尤其原本就不是什么内心坚定的人吧。
在今天中国的绝大部分年轻人当中,谁如果在这个时候说一句别人家的如何如何,不当场翻脸就已经算是真爱了吧。
最为可怕的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替你做人生的各种决定。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有点看悲婚姻这回事的,我太不信任这个时代的婚姻关系了,总是忍不住用悲伤的色彩去看每一段婚姻,去同情即将走入婚姻关系的人们。
至于育儿,抑郁是肯定存在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不过反过来说,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大概会是我唯一可以坦诚交流的人了吧!所以养育孩子,还是很值得的吧!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视角。能够被写出来被读到,让我觉得庆幸——至少有人看见并关注到这件事情了。但是对于如何改变,我相信社会发展慢慢会有人注意到、就会有政策、机构、人员不断介入到其中,但依然是那句话,不是当事人,其实很难真心能体会到那种感受。而且,在改变和期待着变得更好的时间节点里面,我们每个人,我们很多人。能否真的坚持到那个时候、又是否会成为新一轮政策的小白鼠呢?
太多未知,太难讲。
插曲段:
这几天,在每一本书的阅读结束后,我好像都会去看一篇大侦探波洛的断案故事。——目前为止都和死亡有关。
这些短篇幅的小说其实没太有特别记录的必要,但刚才看到一篇,罪犯自导自演谋杀自己表妹的故事,还是让我感觉很沉重。
每一个恶意的故事都会让我觉得很难受,也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共情能力太强了,还是故事写的太好了——我相信前者的因素更大,就好像上午看完的坡道上的家,很社会性、普遍性、有让人心里很难表述的难受感——如果非要这样说起来的话,谋杀这样的恶意显现,还可以得到法律的惩罚,简直算是好事了。
心里闷闷的,不舒服,想看点开心的东西纾解一下了。
《我在天堂那五年》0923
以前看过一段深以为然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守护天使,每隔一段时间,天使会下凡来,陪你走过一段艰难岁月,而后离开。再过一段时间,天使会再换个模样,继续下凡陪伴你另一段不快的岁月,周而往复。天使,其实一直都在关注陪伴着你。
在天堂的这五年,大约就是这样的一段相互陪伴吧!
所以我们每个人,既有着自己的守护天使,也在不自知的时候、担当着守护别人的天使的责任吗?
这样的认知,让人心里会觉得很暖。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好事发生的,魔鬼也一直在努力工作,喜乐和悲伤总是相伴而来,有时候喜乐快一步,偶尔是悲伤,但从来没有谁一直孤身前来。
有这样清醒而又相互促进的良师益友,的确是人生幸事。虽然有很多的书籍里都有这样的陪伴描写——如何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被讨厌的勇气等等知名书籍——但这些书里的陪伴对话更多的是一个虚拟的智者在指导着年轻人的生活。而在天堂的五年这本书里面,有的只是相互的陪伴,相互的成长,真实可信,远不是写作表达手法能替代的。
如果说还有什么,那大概是一些小细节吧,每次进出门必触碰的风铃,下雪天要倒退着进屋防止眼镜蒙雾,每个故事都有被讲述的时刻,被收留的可以和平共处的猫狗……
其实说不上有多么喜欢这本书,只是觉得,真实、真诚,就难免会让人感动吧!我喜欢满眼赤诚如孩子般的格西修女,喜欢那个鲜为人知的陶瓷礼物小店,无它,我亦心生向往而已。
《雪国》0927
面对真正的美丽,人的第一本能不是欣赏愉悦,而是自卑、自惭形秽吧!
这其实是第二次阅读了,但我得坦白,依然云里雾里——日本作家,也不是每个人都写得很直白浅显的,尤其这中间又涉及到翻译的事情。
通篇的美、太美了、绝美、柔美……让我一度怀疑,这个世间是不是形容美丽就只剩这一个字了,未免有些重复。
人物的性格也略显单一,似乎看出了很多隐晦含糊的描述,似乎过于压抑隐忍含蓄晦涩,不过不管是哪一个,都感觉是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毕竟愚钝如我的人,应该还是不少的吧。
不过撇开这些用语的问题,雪国的确有半个世外桃源的感觉——雪景、浣纱、温泉、安静的村落、滑雪场、女人……这里似乎满足了所有男人的梦想,除了艺伎大约不那么美貌。
所以总是忍不住把视线投入到良家女子身上吧,享受艺伎的热忱、享受叶子的声音,漫天银河下的着火现场,甚至连被烧死的叶子从二楼坠落,都是自由伸展的美好——人为的求助此时反倒成了美的破坏者。
日本的文化似乎是在推崇破坏的美,越是美好的东西,越要毁灭才能彰显美的价值——不知道我的感受对不对,一家之言罢了。
附在雪国一文之后的湖,这个阅读感受就更差了,通篇的意识流,将幻想和现实夹杂在一起,偏又通过丑陋猥琐的人物视角来展现,一度我以为按摩女与雪国中的叶子有什么关联——声音描述的都很类似,一度我以为银平和岛村是同一个人的一体两面,但最终失去了验证的耐心,弃卷不读了——阅读本为享受,当享受不再,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追求美啊!
《呼兰河传》0928
在微博上看到了萧红的生平简介,于是翻出她的呼兰河传来看——打开之前我以为是一本历史厚重的小说,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打开之后没想到,居然是一本童年记忆,行文用语感觉有点像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也有点像林语堂先生的《城南旧事》,这大约是那个时代写作的特色吧。
那个时代的故事,大约都是有种类似于悲壮的色彩的,行文之间明明只是记录和孩童的幼年记忆,本应该是童趣满满视野新奇,但慢慢滴就开始觉得整体色泽蒙上了阴影,越来越重。我以为会在团圆媳妇死去的时候达到悲壮的顶点,却没想到,冯歪嘴那里,丝毫没有褪色,反而愈发沉重。
沉重,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颜色分量,时代的背景最擅长的,就是给平凡无奇的生活加料加码。
可是同样的,如果跳出来看,在沉重的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童年轶事,又何尝不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若是这样来看的话,懵懂期不过三五岁的年纪,萧红在那个每天充满快乐的时光里,看见的人和事,虽然不能理解,但几乎都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泉啊——帮祖父除草、看人跳大神、家里住着的形形色色的人,后园和储藏室,甚至祖母的过世,也都是一场很多人一起参与的盛会。
笔端难免因时代而沉重,心情却可以因懵懂而欢愉。大约这亮色实在太过显眼难忘,以至于萧红终身,都念念不忘梦中的这一条呼兰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