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生物进化最终都是要受到环境影响的,其中也包括社会一心理环境。环境包括了所有的事情,从母亲的乳汁,吃下去的西蓝花和培根,服用的药物,吸收的毒素,到生命中所经历的社会交往、压力、挫败、胜利、欢乐、悲伤。
环境在幼年时是最具影响力的,比如准妈妈在孕期遭受的来自伴侣的压力可以传递给后代,以至于宝宝到成年后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问题。
大多数人,但不是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遭受的压力会影响他们体内的基因表达,引发防御性的反应,特征就是升高的免疫能力和压力反应能力。这样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大脑的细胞环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体环境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的影响甚至会先于孕期。
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前额皮质开始以特定的方式发育,这种发育对自控力和自主改变是非常关键的。在我们的冲动系统与冷静系统的比喻中,前额皮质的发育意味着冷静系统的开发,并会逐渐形成自控力。在3岁到7岁之间,这项发育逐步成熟,使得儿童能够转移和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的适应力,抑制多余的反应,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
这些变化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调整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并对先天条件的展开方式进行修正,而不是做先天条件的承受者。这种以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改变先天特征的表达方式。
哈佛大学的杰罗姆•凯根是研究害羞的领军人物,他曾经引用了一个故事来描述这种能力。他的孙女在上幼儿园时,正在努力克服胆怯,孙女请他假装互相不认识,这样她就可练习克服胆怯,而且最终奏效了。凯根早期的研究已经证实,虽然害羞这样的遗传特征是有基因根源的,但可以被改变。
良好的学龄前经历,养育人努力避免过度保护,都可以帮助害羞的儿童减少胆怯。孙女的经历向这位杰出的害羞研究者表明:儿童可以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有效主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