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小幸运》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
电影里的青春故事,主角总是校草校花级别的人物,或者是丑小鸭的逆袭,总之男帅女美,热情洋溢,性格讨喜,被同学追捧,被师长器重。他们的学生时代,逃课、早恋、充实、浪漫,有笑有泪都能尽欢。
但像我这般平凡的女孩,大概是没有青春故事的。回首那段花季年华,没有嬉笑欢闹的日子,没有五彩斑斓的点缀,有的只是一片被学业填满的苍白。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
在漫长的中学六年里,只知道努力学习,考重点高中,考本科大学。我是卑微且怯懦的,自认长相、家境、性格统统不如人,在班里言语很少,多在低头看书。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成绩,在分数上,我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同学们眼里的“好学生”。
但是你知道的,一旦被贴上“好学生”的标签,你与别人之间就自动出现了一条分界线。他们闲聊的时候、玩耍的时候,不会轻易带你这个好学生,倒不是因为对你这个人有意见,而是因为不想“打扰你学习”。好学生的身份让我经常倍感疏离,格格不入。我寡言少语,缺乏主动,难以进入他们的世界,只好假装享受这个身份,愈加努力,愈加被他们佩服和称赞,距离也越来越远。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我羡慕性格开朗的另一个女孩,她也不算漂亮,但是爱说爱笑,成绩也很好,是班上很多男生明恋、暗恋的对象。她也从不避讳地与他们打成一片,与自己喜欢的男生谈恋爱,全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像我,收到唯一一封情书后的反应是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慌乱地看完信,然后迅速撕碎扔到了厕所里。我窃喜着,也恐惧着。被人喜欢本该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我却感到羞怯和不耻。我不再敢直面那个男孩,我故意冷落他,无视他。直到他似乎对我失了兴趣,开始和别的女生走得很近。我很伤心,但也是咎由自取。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我生活在太多的条条框框里,谨小慎微。不敢迟到、不敢早退、不敢逃课、不敢早恋,我要成为家长和老师喜欢的孩子,克制着内心蠢蠢欲动的一切。就这样度过了中学时代,上了大学。因为我没有谈过恋爱,直到我21岁被人追求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别人的仰慕,牵手和亲吻都扭捏和生疏。于是糊里糊涂地开始了一段仓促的初恋。我对感情知之甚少,所以不会识人,吃亏太多;我之前没有享受到别人霸道的宠爱,所以对一丁点的关怀就沾沾自喜;我没有见识过青春时代纯粹的爱情,以为所有的感情都缠满了现实的绳索,让我心寒和失望。
《我的少女时代》里,徐太宇对林真心说过,没穿过高中制服翘一次课,长大以后会后悔。没错,长大后的我,因为没有过穿着校服翘课的经历,我的确很后悔。但更遗憾的是,我没有遇到过一个像徐太宇那样带着我翘课逃学的人。他看得到我普通相貌下的善良,也愿意守护我不愿示人的脆弱,他真心实意把我当朋友对待,也愿意带我去体验我不曾有过的生活。他让我的少女时代不只是充斥着无聊的学业,还点缀着其他夺目的色彩。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人生是一段单向的旅程,每一段风景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无法回头,无法复制。25岁的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主动表白和接受表白,但我再也不会遇见15岁时那个将我名字刻在手臂上的男孩。我的余生,也不会再拥有那样简单纯洁被喜欢的感情。
中国的教育向来反对早恋,因为太多太多因为年龄小而犯过的大错,我们必须警惕。但我希望,在保证道德和法律界限之内,要适当允许青春期的孩子接触和交往。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太苦了,家长太苛刻了,含苞待放的一颗颗小心灵除了重压,还需要帮助、倾听和释放。如果刚好有两个人彼此欣赏和理解,那就让他们携手去度过学生时代的一个又一个坎儿吧。有了徐太宇的出现,林真心会少很多的烦恼、失败和眼泪,感受更多的爱、自信和希望。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在某一段人生里彼此成就,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我的少女时代,缺一个叫徐太宇的男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