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五月,我和同乡同学一起回到老家,被安排进入城区小学实习。当时我和方被安排进第三小学实习,各自跟一位音乐专职教师学习如何上课;还会跟随一位班主任,学习怎么带班;并且再上一节其他课程,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我当时领到的任务是上科学课。
走进这所不大的小学,看着奔跑的孩子,心儿自然欢悦起来。天真的孩子是最有能量的,无时不刻在欢腾,正值青春的我们,很快被孩子们接纳,上课时,一个个都特别专注地看着我,下课了有些不愿意离去,围绕在身边问东问西。
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位温婉的女教师,大概长我十多岁,细细柔柔的长发披肩,长裙飘飘,圆圆的脸蛋上有着一双温柔的眼睛。几次课上下来,这位老师经常夸我的综合素质,几次指导后,基本上让我独立上课。在那段日子里,和学生单独相处,放开手脚去说、去做、去示范、去引导,渐渐对驾驭音乐课堂的课感熟悉起来。
最后的考核课,指导老师也给了较好的评价。不过,回顾当时实习的环境,或许,遇到有实习生,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指导模式,不是非常细致、深入,后期基本上就是让实习生自己上课。当时的我对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执教方法,更多的还是处在“自然、自发”的状态。
工作以来,我曾多次辅导实习生,辅导考编的毕业生,指导代课老师,都会比较细致地交流。带实习生,不光多次上示范课,她们的课也几乎每节课都听,很少完全将课交给他们。一方面考虑实习生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学生上课的效果。
那段日子,除了上音乐课,我还准备了一节科学课。拿着板凳和实习同学一起进班听科学老师上课。头一回接触科学学科,听下来还挺糊涂的,知识的介绍?还没搞清楚科学课的基本模式和教学特点,就得赶鸭子上架,备课、上课。
那会儿,可能自己也不够大胆,不善提问,包括音乐课实习,也是一样。如果我发现问题及时提问,相信我的收获会多很多。拿到课本,照葫芦画瓢,好像没和科学老师怎么沟通,按规定时间去上课。
就科学老师一人来听我的课。我对上台面对娃们,倒是一直不会发憷,洋洋洒洒将书本要点降下来,还努力地将所有知识点板书下来,满满一黑板。待我边说边写完,才意识到好像是自己在独自表演,下面的学生移动不动地看着我,听着我说。
我利索的说完、写完,课全部上完了,可下课铃声并没有响起。我眼看没东西可讲,无助地朝坐在后面的科学老师看去。
这位高个子的中年女教师看出我的囧样,她走上前台来对我说:“你内容这么快上完了,以后知识点不需要全部写到黑板上,没有突出重点,关键点,学生不会怎么关注的。你讲得太快了,不是把书上知识全部说一遍就好了。”说完这些,就示意我回办公室好了。我听了尴尬地拿起课本,灰溜溜地走出教室。
后来得知,一亲戚孩子竟然就在这教室里上课,回家后就告知大人,我把课上砸了。可是我自认为非本专业,倒也没有特别难过。指导老师兴许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没有再找我交流过怎么做才对,当然,此时成熟的我明白,应该是我主动去找老师请教该怎么做。可我当时没有这么做,太稚嫩,也不够重视。
其实,学科不同,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音乐课也有知识点,当时的我对知识的教授仅仅以为是用“灌输”的方式。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51篇,字数1260,共累计2764131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