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涛在学校又惹事了,涛涛爸爸知道后非常气愤:“从小是谁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你拉扯大,你对得起含辛茹苦生你养你的父母吗?”
艾艾恣意任性,不受管束,艾艾妈妈常常对她说:“你知不知道妈妈怀你的时候受了多少苦吗?爸爸在外辛苦工作不都是为了你,你要懂得感恩啊!”
强强的期末成绩又是倒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怎么回报我们对你的养育之恩啊!”
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父母常常把对孩子的恩情挂在嘴边,这种作法发人深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父母对孩子有没有所谓的恩情?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积极健康,有利于孩子成长?
历史上的“有恩论”反对声音
中国自古是一个尊崇“孝悌”的国家,儿女对父母一定要言听计从,幼者要对长兄恭恭敬敬等,这些在古代中国是最基本的人伦,《二十四孝》里的郭巨要埋儿奉母说明古人对孝推崇备至,但是我们却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三国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说:“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王充认为,子女是父母情欲冲动的产物,而非有意要生儿育女。这个观点虽然大胆而简陋,但也说明养育是生物繁衍的自然行为,我们为什么会去生养孩子,说到底还是人的生物本能。孔融在王充“情欲论”的基础上又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中,出则离矣!”孔融的说法更加简单:他将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比作是一件东西寄放在瓶子里,一旦东西离开了瓶子,彼此就毫无瓜葛了。孔融的“物寄缻”观点,肯定了子女的独立性,不应该因为子女需要在母亲身体里孕育出生而认为子女属于父母的私产,是母亲的一个子集。
随着西风东渐,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传统的“孝悌”观念有了更加理性的定义。新文化的旗手胡适在自己的孩子刚出世时,在一篇文章中就谈到了父母之恩:“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决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胡适的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引发我们队父母之恩的思考。它是传统文化道德强加于子女身上的,还是“赋予子女生命,父母就对子女有恩”呢?。
父母于子女无恩
涛涛的父母在他记事起经常为一些琐事吵架,对他的教育缺乏耐心,虽然父母总是要他听话,顺从,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涛涛从小就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亲密关系,涛涛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对人格形成和长大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在和恋人和同事之间也很难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父母和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所谓的恩情。就像胡适先生所说,父母是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来的,而且将来他要经历怎样的风风雨雨,能否安身立命,甚至会不会有身体和心理的危机,做父母的都无从得知。父母是在拿子女的人生来冒险。父母若认为子女没有做到孝顺,就会心生怨恨;而子女背负了父母“恩情”,从小受到了道德捆绑,认为理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想着挣钱赡养,而放弃继续求学深造,造成了退缩,不敢探索的性格。这种有恩论同时会伤害亲子双方,不平等的亲子关系,不仅会产生代沟、不利于沟通,造成家庭的不和谐,也会让儿童形成依赖退缩人格特征。
反观西方亲子观,西方父母把孩子的出生当作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和他们做朋友,子女对父母可以称名道姓,关系是平等独立的。子女十八岁成年之后,就会离开父母的居所,不管是上大学还是工作,都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生活拮据困难,也是向父母借钱,而不是将父母的钱视为理所应当,花得心安理得。成年子女和父母会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性,父母对子女的生活方式及其他观点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会保留而非强制修改。这种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敬互爱基础上的亲子关系要比让子女对父母怀有恩情更加持久和健康。
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
科佳从小有非常依赖自己的父母,但父母不断鼓励她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她的独立性,科佳因为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随时随地的回应,感受到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可以自由地玩耍,因此慢慢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信自尊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佼佼,受到大家的喜欢。
因为安全和成长的需求,儿童会对父母产生天然的绝对的依恋,而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同样是来自内心的本能。健康的亲子关系关乎儿童未来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早期的反应模式可以预测后来的心理、社会、认知适应的许多方面。在“儿童在陌生环境的依恋”实验中,儿童通过有意义客体的内在表象,或内在客体关系为介导,表现出不同的依恋类型,依靠其母亲的帮助来减轻挫折感和危机感。儿童来到这个世上,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父母教给他们所有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社会互动的规则,所以儿童对于父母的依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本功能。
新时期的孝道
孝道有保持亲子亲密、促进家庭和谐、保证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在更加开放、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今天,我们要树立新的孝道。父母于子女无恩不是要子女逃避责任,而是要父母摆正心态,允许子女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要将父母权威重于子女决定,不是父母用恩情来强迫和要挟子女,要求女子必须孝顺;而要让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友爱的基础之上,用依恋和爱让其自然的生成和发展。那些只简单粗暴的讲自己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而忽略子女正常合理诉求的亲情,其实是懒惰父母不负责任的做法,是破坏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更是造成家庭悲剧的根源。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养成某种兴趣爱好,如此形成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积极的,更是让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受益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