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研修从八月一号就可以进行了,不过我这两天才开始进行。
我选的有《清明上河图》这一内容,今天打开来看,果然开眼界。
《清明上河图》这一内容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孝友教师主讲的,他讲的题目是《清明上河图》的由来和艺术价值。对这一内容,他主要从《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技法、《清明上河图》和华夏文明的关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学术见解等几个方面来讲的。我不懂绘画,但是对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只是记住的甚少。
在张教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清明上河图》是画在绢上的手绢,绢是半透明的丝织品,这幅画用了“界画”的技法。对于界画,我说不很明白,只是看到视频中上示范后,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大约就是画线条的时候用界尺来画,主要用于画建筑物。张教授说这界画是一种濒于失传的技法。
在张教授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张择端是北宋官方画院的画家,而这官方画院在中国、也是世界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官方画院,那时也叫“翰林图画院”。
对于更多的绘画方面的东西,我没记住,但是这幅画的内容我比以前更明白了,画的是清明时节,从郊外开始,沿着一条主线——汴河,一直画到北宋京城东京汴梁里面的繁华地段,再由这里画往城外,直到河转弯船走得看不到,一副完整的北宋生活画面。
更重要的是,张教授就这一幅画,讲到了北宋当时的繁盛、汴梁城的繁华,以城里城外的店铺说起,特别是正店和脚店,然后再说到当时建筑的规模、特点,当时人民的生活,元宵节时的习俗,还有火炮等,有不少技术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让人感觉到北宋那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听着张教授讲,感觉自己的思绪已经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看到那不是一个拼了命和世界其他国家奔跑吧兄弟时代,那是一个为我独尊的时代,有时间悠闲有时间乐,尽情地创造着可以供自己享乐的事情。
今天这个课看得挺过瘾,琢磨着全部研修结束后还可以再返回头来欣赏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