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出题,这是不行的,这次有一个出题机会,那就好好练练手。
首先给本次月考定调,初三了,那还得有初三的感觉才行。考试范围是九年级上期前三个单元。我找来今年中考试卷,做了一番研究。
凸显阅读要求是最大的特点。四种阅读类型,一个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量大,两段都是议论性文本,一段新闻时评,一段典型的议论文本。阅读量超过两千字,共四个小题,有两个选择题,两个论述题。其次是粱小声的小说阅读,大概1500左右,也是四个小题,四个都是论述题。第三是古文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四个小题,两个选择题,两个简答题。第四是课内古诗阅读,一个选择题,一个论述题。除了在四种阅读题中凸显阅读任务之外,在选择题和名著阅读中也表现了这一点。在选择题中,给了两个文段,第一段文字,大概150字,涉及了字音和字形两个题。文字选择课内的,第二段文字,200多字,涉及了近义词,病句,标点等考点。名著阅读,题干论述的文字较多。整套试卷八页,超过8000字。这是今年本地中考最突出的特征。
鉴于此,我也按照这个要求贯穿落实在本次出题中。本次月考试卷阅读量在7500字左右,接近中考阅读量。但是,本期是初三上期,于学生而言,阅读量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基础题中,我也设置了两个文段,一个选自教师用书的赏析《沁园春.雪》的一段,考了字音和字形,内容丰富。只是选项要求是错得最多的一项,这个是难度较大的。第二个选择题,考字音,略简单。第二段文字,选择学习强国上的关于杭州亚运会的新闻评论。考了近义词和病句。近义词这个题,自我感觉最满意。区分“彰显”“凸显”,区分“增进”和“促进”。病句一题,设置得有些小问题。第一,病句找那种知识区分度大,这次的“不仅……还”和“不仅……也”就没什么区分度,甚至就不能区分。第二,语言表述要准确严谨。
在综合性学习中,第一题是写开场白,第二题是续写句子,也有仿写的意思。第三题,是一个劝说富二代要自强不息的小议论。三题区分度不大,都侧重表达上面,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语。可以设置一点其他题型。
在现代文阅读中,一段典型的议论文,考了论点、论据、论证思路,论证方法。一个选择题,三个简答题。另一段是一篇小小说《存亡之战》,四个题,一个补充清洁题,四个空,三个简答题,考环境描写,考叙事视角,考主题,但都是论述题,增加了学生的大答题量。
在古文阅读上,两个选择题,分别涉及实词和虚词。第三个题是翻译,课内课外各一句。第四个是论述题,涉及文章中心。课外古诗阅读上,一个选择题,一个情感赏析题。
在所有阅读题看,该设置一道赏析题,赏析句子和用词。三个文段可以设置一到两个合适。
关于作文,除了两个题目,两个要求,学生二选一完成。第一篇是文体自拟,选择的材料是亚运会的“丘妈”,紧跟时事,以“热爱”为话题。第二个是关于“绽放生命之花”的议论文。这个题目,在现阶段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让学生明白考场作文中,议论文是一个选择。在本次出题中,语言还要再精准才行。这次作文题目,本来是两个题,两个材料,我却多用了“材料一”和“材料二”六个字,让学生产生了误会。这就不应该了。
总之,出题很重要,是教学的一种导向,导向就不能有问题,所以多研究总没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