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油画》十几年了,旁人可能会问:你又不是美术专业的,怎么会坚持看这种杂志?我细思一下挖掘出了原因:这全得归咎于我勤俭的好习惯。杂志是家里画画的那位订的,十几年来案头上齐崭崭的《中国油画》已堆积成患,面对这些版面讲究、印制精美、纸质优良的杂志处理前不翻翻实在是太浪费了。
《中国油画》是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合作编刊专业性极强的双月刊杂志,它创刊于1976年,原名《画廊》,1987年1月更名为《中国油画》,家里还有几本《画廊》可作为古董珍藏了。
对于这种学术性很强的杂志作为门外汉的我是抱着消遣的心态来翻阅的,翻着翻着便跌入了“编辑手记”的广博深刻与“戴氏论坛”的自然随性中不可自拔,此后每期新杂志到必得先过我眼。
翻开杂志封面便是王琨的“编辑手记”,每期一篇,篇篇精彩。其内容从古到今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大家到学子从专业到做人甚至从音乐到足球等等都能信手拈来发散开去,由《中国好声音》的盲选他引申出打破行业潜规则的必要,由《天籁之战》中杨坤的败北他谈到了论资排辈的陈腐,由朱元璋重饮“珍珠翡翠白玉汤”他推导出客观地看问题就要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由球赛影射出艺术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等。敏锐的他总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率直的他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其文通俗深刻,其人正直敢言。认识了王琨的文字进而再追寻他的画,网上搜到的多为他的写生作品,如2013港口系列、2014张北生活系列,画面均简洁概括,色彩强烈单纯,带着鲜活与生动一如他的文字。
戴士和的“戴氏论坛”合起来就是一部随笔集,他就这样天南海北地娓娓道来,生活点滴绘画理念相通相融,或见闻或写生或评论或随想不经意间便传达出一种精神,恰如深藏不露的武林高僧,一出手便能感受到他的深厚功力无关招式。戴先生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他的画构图大气,下笔爽利,带着一种坚实的抽离出本质的美,很多作品都在二维空间中营造着强烈的装饰感。在红男绿女中一直坚守着自我的戴先生拥有一颗坚毅纯净的心,所以能看得这么清想得这么深走得这么远!或许是因为喜欢文字,相比于画家而言我更愿意称戴先生为作家。
中国油画家栏目的每期推介让我领略了陈钧德的纯真绚烂、妥木斯的简约质朴、沈行工的清润如歌、张祖英的内敛厚重、金田的奇幻空灵等等就不一一赘述了。后来杂志又增加了”尚辉视点”专栏,内容非常专业,什么创作理念表现方法造型艺术主流画派错觉隐喻等等看得我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不管怎样也学了几个名词唬弄唬弄外行还用得上。2017年又添了“凤池散记”专栏,苗凤池的散记中多坊间传说红楼美人画界大咖等风年马不相及的人却牵牵扯扯着极有看头。最后再翻翻名作欣赏栏,斑斓的空灵的朴素的烂漫的深沉厚重的诗意盎然的等风格各异的画面齐聚一堂,诸多大家任你品评不亦快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