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第九讲 温尼科特之母婴关系
一、客体关系理论学派间的巨大冲突
[太阳]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很弱,在给儿童做精神分析治疗时,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引导的味道。
[太阳]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不弱,甚至比成人更强大,给成人怎么做,就怎么样给孩子做。
这两个学派中主要的观点冲突就是在儿童的精神分析过程中应该怎么做。而温尼科特不愿参加学派间的冲突,而成立了中间学派或独立学派。
二、温尼科特——婴儿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你如果看见一个婴儿就一定会同时看到他的妈妈。这也说明了母婴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三、温尼科特——他关注的不再是母亲或者孩子单个的状态,而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怎样促进或者阻碍孩子发展的。
四、假性自体和真性自体
[太阳]假性自体:有点像包裹在真性自体的外面的一个壳。来源:在这个人早年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的危险,需要建立一套保护的系统,让真性自体不要受到外面的风吹雨打。
[太阳]真性自体:在早年的时候,母亲能够非常细腻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并且能够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需要的话,孩子的真心字体就可以成长的很好。
五、温尼科特认为,所有正常的母亲都会对孩子有恨的部分。
原因:
第一、婴儿生下来之后,不是母亲设想的那个样子。
第二、婴儿不是童年时候游戏、不是父亲的或者兄弟的孩子等等。
第三、幼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等等17条。
六、强调母亲对孩子的恨,是挑拨母亲给孩子的关系?
的确是有一点,要挑拨母亲跟孩子的关系,这种挑拨能让孩子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个母亲,它只能够觉察到孩子的爱,而不能够觉察到她对孩子的恨和抱怨的话,他就可能会把这个孩子吞噬。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对孩子有一点恨,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话,那相当于对孩子的成长给了温柔的一推,让她和孩子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而这恰当的距离,可以让孩子的人格发展的更加健康和独立。
七、一个好的妈妈,与其说是知道怎么跟孩子打交道,倒不如说他知道应该不对孩子说什么和做什么。就是给孩子的人生“留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