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至求学有感:
现实中曲高和寡,我只能从书本里去找知音人,近日在复习《世说新语》,书中有介绍一个叫赵至的学者,他家境贫寒,父亲辛勤劳作就是为了供给儿子学习,赵至对父亲的伤感也感动了他的老师,对他也关爱有加,不收学费当然不在话下。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赵至外出游学,偶然在太学遇到了嵇康,立即被嵇康的书画给迷住,当场就有了拜师学习的想法,所以恋恋不舍,得知对方是嵇康之后,赵至更是喜上眉梢,欣喜若狂。于是赵至便立志要拜嵇康为师,但是人海茫茫,嵇康像闲云野鹤一样,漂浮不定,四下寻访也找不到嵇康的下落,赵至心急如焚,郁闷烦恼积累多了,便有些失常,像疯癫一样到处乱跑,看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幸好家人找到了他。后来赵至在邺城与嵇康相遇,便穷追不舍,非得拜嵇康为师不可,一路跟到山阳,嵇康也被他的执着感动,便收下他这个学生。后来赵至年长一些,嵇康经常说到赵至的面相,说他“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风。”
在学习方面,我也近似于疯癫的状态,比如某剧古文我自己翻译不了,网络又搜索不到有用的翻译,求助群聊也是答非所问,那么我就会焦虑、急躁,甚至觉得那些帮忙翻译的人是在故意拿我戏虐。比如网络搜一本书,结果搜半天找不到,我也会急躁,以前为了买一本书,会在京城各地的书店奔跑,买得到最后就会心情平静,买不到就会急躁,影响情绪。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担心有人阻碍我的求知,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多少都觉得他们是看不惯我的好学,过去被几次暗算都丧失了书籍,我觉得背后有一股势力不希望我有文化,而希望我像流氓一样,或是像文盲那样活着。只要周围有人对我文艺激情故意冷嘲热讽,说三道四的时候,我内心也会不快,还可能失控,自己给自己造成歇斯底里,在一些工作岗位会因为别人有心或是无心的几句话而选择离职,我不能被刺激。几次书籍丧失后,我也一再无法沉淀下来写东西,谈不上大家们的著书立说,就当是抒情,书都被弄丢了,我就没有可依据的史料,上网查又担心被错别字给误导,那么我写的东西也只能是日常生活的琐事。
读书方面我真是历经坎坷,我有步步为营的心机,却没有一路过关斩将的实力,时间被耽误,青春被荒废,结果现在还是从头再来,继续读书,仍然是孤独无助,在自己不喜欢的城市里不知所措,战战兢兢,也因为自己时常言论激愤,被人误解和疏远,甚至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危机,一些人生怕我被有识之士欣赏,对我频繁网络发表文章极为不满。我上学低,小学也没有毕业,户口簿上面注明的初中毕业是乡镇后来加上去的,或许是一种业绩,给人感觉扫盲很成功,如果论文史哲水平我又岂在初中之下。没有老师,没有专业上学过,靠自学还是很缓慢,经常会被难解的语句给停顿住,以前读书靠的是一本厚字典,即使是繁体字的古籍书也能看完,现在靠的是手机,不认识的字都是在网络上查阅。可手机看久了对眼睛不好,其实还是纸质书好些,我无家可归,买再多的书最后也不是自己的,我已经被暗算过几次。买书的成本又比手机便宜,假设一部手机两三千块钱,买一套二十四史不到两千块钱,书籍可以放一辈子,手机用几年就坏了,我这样的人生,真是求知者的悲歌,可宿命已经是这样,我又能如何呢。
古代虽然很多穷人都能维持阅读和思考,可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的时代只要肯学就会有人支持和欣赏,古代属于“学而优则仕”,古人再穷,随便搭个草庐也可以住,也容易接触到志同道合的人。可是我从小到大因为好学屡屡被打压和排挤,这些始作俑者的破坏者居然是户籍地的农村里的人,就是古人说的乡党,我一不被家亲视为自家人,二被村里人看做外乡人,出门后又被当成异端,试问我怎么能安心读书。我想到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遭遇诸路妖魔鬼怪,我的人生何尝不是这般,唐僧师徒最后取得了真经,我却还在知识的殿堂外面徘徊,我是孤军奋战。唐僧有神通广大的徒弟一路上为他披荆斩棘,有仙佛暗中保护,没有关系就没有方便之门,过程都是形式,结局都是内定。唐僧他们起码还是有一定的目的,我不过是娱乐,有目的被嫉恨,吃点苦头那是正常的事,我没目的就是喜欢读书,结果因为好学得罪了很多人。我的好学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福祉,所以我这样的底层人说了什么话,有什么爱好,在大众的耳目底下似乎都是大不敬。我的人生就是悲剧,我只能被悲愤浸泡,无法自拔,最后被淹没在喧嚣的世俗中。(2022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