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平静自心,一旦觉受和念头都不再扰乱你,你的心就开始安住在自身。
你的心会以一种直接、奇妙的方式看好它自己,不再区分主体和客体。喝茶时,饮茶者和茶之间的分别将消失。喝茶变成一种直接而奇妙的体验。这其中,主体客的分别不复存在。
散乱的心也是心,就像浪花也还是水一样。当心看好自己,迷妄的心就变成了真实的心。真的心,就是真的自我,也就是佛陀——完完整整的“一”,不会被孤立个体的虚妄分别所分割,是概念和语言制造了虚妄的分别。
【我的经验】
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语文老师发的信息,6个同学没有完成昨天的作业。其中包括我家这孩子。
那一刻,我是有些烦躁和苦恼。把自主权交给了他,结果又没完成?这还能有信任么?
三两分钟后,我恢复了平静。老师在担心什么呢?老师说,孩子的成绩会体现出来平时的用功。我将孩子的好坏与成绩分离,将成绩的好坏与未来的样子分离。放弃老师砸来的标签式的概念和审判式的语言。那些念头不再扰动我。
我开始思考,要怎么教育孩子呢?
1、专注的时间
周一到周四晚上8-9点,这部分时间是无条件留给孩子的。
2、专注陪伴
检查作业,运动,玩,拍打。
当我和平静在一起后,回归到了真的自我。重新进入到投资学习的状态中。
到刚刚略微上涨的大盘又跌了,我的手头的黄金ETF和另外三只货在一路飘红。我的担忧和恐惧还是冒出了头。
这时,我问自己在害怕什么?是风险厌恶心理在撕咬着我的心。我快速做了复盘,我看到了一种潜藏的投机心理,看到非理性的判断和预测,感受到市场情绪和自己的情绪交织产生的些许盲从和慌张。
站起身来,进行正念呼吸,对那样的主体客做分离。
前些天,手头的基金、股票和可转债已调过仓。留下的货用长期的视角审视,相对是有信心的。最近两会在进行时,经济稳字当头的主基调并未变。
从宏观到具体,想起《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资的格栅理论》讲到:从心理学角度讲,在投资中降低损失的最重要的动作是少看盘。
当外界不可控,理性判断风险可控时,剩余的,无外乎就用行动将知道做到。留出宝贵的时间来工作、来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财投资能力和智慧。
【我的行动】
下午拆解了全年的投资输出输入计划。3月份按节奏走下来,看结果做量化,并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