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随筆:破—“无明”

随筆:破—“无明”

作者: 覚明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22:39 被阅读0次

人们通常用“无明之火”来形容发火或生气,就是说人们在生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此即是“无明”的一种状态。

那么什么叫“无明”?

“无明”原为佛教用语,简单而言,“无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做啥?有点象糊里糊涂做事的样子。

人们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似乎没有进入“无明”。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恐惧呢?

实际上,“无明”是人注定要进入的,原因在于偏见。我们的世界观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验的左右。我们大脑中记忆的东西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判别事物的基础。特别是我们爱怜与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够触动我们进入“无明”。即便是简单的事物的判别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见存在。由于无明,就自然产生命运。因为命运就是偏见造成的。

避免进入“无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见。见多识广无疑是较好的。但是见识再多,也不能遍历所有过程。反省是最好的办法。观察自己每一个念头而不作评价就能够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它解脱了经验教条的束缚。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每个观点(包括正谈论的)都会束缚我们的心智。因为我们害怕未知而依赖已知,总希望我们现成的观点指导我们行动和思考。我们的心智就会腐败庸俗,不知不觉地进入“无明”。在觉知念头同时觉知自己的觉知时,我们不会有任何判断,因为我们也能觉知自己的判断和不判断。

若用佛教用语讲:

“无明”就是不明白、无知、愚痴,亦即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陷入了种种颠倒梦想的知见;就好像一个迷路的人,混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般。

众生因为迷失和颠倒梦想,误以为地、水、火、风所组成的色身,是自己真正的身体及样貌;误以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在觉性当中落下的影子,是自己真正的心及样貌。

这种妄认就好比色盲或生了眼病的人,要么如盲人看不见,要么如病眼看到虚空中似乎有许多星星点点的花朵,看到夜空里的月亮竟然叠加成了数个……。

因此,只有了解“无明”并将其破除,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见,从而步入契合真相的自在无碍生活!

无戒学堂日更第168天

相关文章

  • 随筆:破—“无明”

    人们通常用“无明之火”来形容发火或生气,就是说人们在生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此即是“无明”的一种状态。 那么...

  • 解脱01 @轻阅读 25 #读书# 2021-07-23

    第一章:破无明 管理从内在的改变开始内在的改变从破无明开始管理的问题始于无明 破无明: (一)三九法 1. 限制选...

  • 破无明

    很多年前,佛祖在菩提树下独一静坐,专精禅思。佛祖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人世间陷在苦难当中。对出生,衰老,生病,或是死亡...

  • 随筆

    青ゾラや 雲いっぼんが 消えられん 青空之下有云一朵,挥之不去。

  • 随筆

    叶子是绿色的,那是生命的色彩。 叶子是黄色的,那是成熟的颜色。 叶子是蓝色的,那是辽阔的天空, 叶子是七彩的,那是...

  • 随筆

    数声鸣笛响,渔歌越海疆。 浪尖忙撒网,归来鱼满舱。

  • 随筆

    深夜杂沓涌,觉来意满襟。 凡尘多少事,都隐在幽冥。

  • 随筆

    送走了連日的高溫,終于迎來了立秋,涼爽舒适的微風吹過,心里留下了微凉的随意。

  • 照破无明

    学习使你知道了,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学习使你知道了,什么是真善,原来只有...

  • 管理问题的祸根在哪里?

    佛家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不明白,就是无明,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破无明。欧博的“三九控制法”就是围绕破无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筆:破—“无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o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