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打开手机,屏幕显示5个未接来电,都是来自一个人,同学小张。我俩从初中就认识,到现在数一数也有十多年的友情。
我回电话:昨晚有些累,手机放在电脑桌旁充电,没有听到,是不是又找我喝酒?
他说:absolutely,正确,心情不好找你喝酒。
我记得他找我喝酒已经不是第一次,而且每一次都是晚上23点后,他自己喝得酩酊大醉解了自己的大愁,最后遭殃的是我。很多次都吐在的士里面,先跟司机道了歉,后有我一个人把拉扯到他家,有些载过他的司机都不想拉他了。
有一次,我问他:你朋友不是很多吗?手机的通讯录一大堆人,人数都是我的几倍。别每一次都拉我出去当你的车夫,我自己还要做我自己的事情,没时间做你的基友。
他理直气壮地说:又没有让你开钱,况且你喝得也不是挺high的。要是找到人我还找你干嘛?看你看了十多年,看都看吐了,实在没办法才每次拉上你。
你是不是也这样的一群人:手机里有很多人的号码,心情不畅想要找人喝酒时,却不知道要找谁陪自己喝,伤心难过却不知道找谁诉苦。找来找去很可能就那么一两人,通讯录里面的号码除了基本工作要用的,很多时候都是无效的。有些号码可能从存起来的那一天就没有联系过,看着通讯录,翻来翻去,能和自己交流的人没有几个。
手机号码的数量不等于你友情的质量有多高。
每一次是不是感觉特别的沮丧、落寞,尤其当你年龄越大这种孤独的落寞感会越强。
小学的时候,仿佛只要是一个人,自己都和他打成一片,根本不担心任何交流问题,玩的时间越久好像感情越好。
进入初中高中后,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异,导致人所在的班级和学校不一样,人的交往圈慢慢地发生改变。成绩好的人开始和成绩好的人在一起,成绩差的人开始和成绩差的在一起,应验那句话: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人们都说,高考是人生的分界线。
经历高考后,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没上大学的早已经结婚生子,考上的大学,又因为自己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不同,而选择人生的路线不同,友情建立起来的圈又不同。
成年后,值得自己交往的人更是越来越少,你不懂的我的艰辛,我也不懂你的困苦,原来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人,能聊的话题渐渐减少。很多时候,碍于情分,总是在努力创造共同话题。时间一久,这种维持的方式会让自己彼此都很累。这么累,还不如不联系维持。
人越成长,越发现自己的身边亲密的人越少,自己越走越孤独。这样的生活,我认为就是人生常态。对于绝大数人的来说,从母亲肚子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你一个人来到的这个世界,那你也就一个人走向时间的终点。
以前你觉得自己的友情有很多分,那是因为在读书阶段。那时候,你的目标单一,初中的目标是高中,高中的目标是大学。所以在这两个阶段,友情很容易产生,也容易维持。大家的目标一致,对未来的都有美好的憧憬。这条路,一起走,一起笑,压力同等同分担。所以你走的并不孤单。
毕业后,你选择结婚,他选择做单身贵族,你选择创业,他选择继续考研深造,你选择出国,他选择回家乡。你的痛苦他无法理解,他的艰辛你也体会不了,共同话题少了,交流就越来越少。内心苦闷多,工作压力大,以前还会有人理解、分担,现在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没人理解体会,自己的路自己一个人走,心里就越来越孤单。
可是,谁不是这样的呢?我们都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