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老师,如今感觉很自责,很多时候不知语文课如何教。由于备课不充分和自己能力有限,有时教过的课文,发现课标没有落实到位,找个时间补充一下,尽量不误人子弟吧。
第二课《腊八粥》课后有个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喜爱的食物。在教学时,我让孩子们进行了仿写,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课堂上交流,过后我没有看孩子们的写作情况。在实小听了三年级的作文教学研讨课,听了朱老师的写作后修改意见,感到修改的重要,于是我又一次让孩子们进行了仿写,之后进行了点评,康昕阳同学的仿写内容给我们带来了新奇。
原文: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子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嘴里塞灌呢!
康昕阳写的:刚学会喊妈妈的小孩子,会骑电瓶车的大孩子,满脸都是皱纹的老孩子,提到饺子,谁不是心里就立刻生出暖暖的、美滋滋的感觉呢?把肉和菜合弄到一起来,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再闻闻那香味,就够咽好几口唾沫,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一口一口的吃呢!
点评时,我先肯定了孩子写得好,让同学们把掌声送给她。我把这两段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灵性,她把文章用词进行了巧妙的改动,但是她没有考虑到八儿的心情和事物的实际情况,不懂得作者这样表达的微妙之处,于是我把这两个片段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讲解。
首先,课文中写腊八粥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一方面表达了八儿急切想喝粥的心情,他内心的叹息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腊八粥熬制的慢,这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
然而,我们吃饺子时的心情是欢快的,煮饺子的过程是快速的,所以看到锅中的饺子应该像小鱼在水里嬉戏,而不是叹气。
所以,我们写文章时,文中的事物状态要和人物的心情相融合,侧面表达所写人物的情感态度。
从孩子们的所写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孩子们会真正得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