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叙事】情境任务重实践 灵动自然助成长

【教育叙事】情境任务重实践 灵动自然助成长

作者: 雅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14:34 被阅读0次
    马婷婷老师

    ——听马婷婷老师《湖心亭看雪》有感

    九月,对于所有教育人来说,是崭新的开端,也是追寻希望的再次出发。当又一次因为名师引领活动与马婷婷老师在课堂相遇,欣喜不已。

    还记得今年4月份,洁白的梨花在课堂盛放时的馨香。今天,在秋阳不燥,桂香弥漫的校园有幸再次聆听马婷婷老师的《湖心亭看雪》,使得忙乱的日子里都有了一些清凉与诗意。马老师这节语文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用情境创设推动课堂学习任务的落实,以矛盾聚焦来撬动思维、促使学生在灵动多姿的语文学习中自然获得成长的设计。

    一、情境创设激兴趣

    马老师首先以情境创设来推动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她让学生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来进入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品析本篇文章的白描写景。在出示了第一个矛盾点有关数量词的比较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重音变化,停连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就对张岱在写景手法上的独特之处有了真切体会。之后,又通过男女生配合诵读,将文中通过白描手法写出的天地广阔和自身渺小的对比感通过音质的不同表现出来。

    这个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个人体验情境和认知情境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关联起来,启迪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并且启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得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与碰撞中升华成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这样的学习切入既紧扣语文课程的本质,又没有脱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决了本文的重点内容,课堂学习质量自然高效。

    二、问题设置有内涵

    马老师这节课的核心是用三个矛盾点为教学主线,设置了三个主问题来推动课堂教学。这三个主问题,第一个紧扣文中写景手法的独特性;第二个对作者的独特个性和写作深意有了进一步探究;第三个是对文章背后情感进行的适时拓展。这样的问题设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不经意为之,其实细想想却极有内涵。可以说,第一个主问题体现了教学重难点的攻克策略,第二个主问题则高度概括文本的内涵和价值,第三个主问题,则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主问题设计由低到高富有层次性,环环相扣,能有效推动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内容。由此可见,马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聚焦矛盾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挖掘文本资源内涵,掌握语言组合规则,提升语言感受力,获得人生启迪。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有思考价值,能够带动丰富的语文活动,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这样自然高效的启迪,充分体现出“语促思维,文润心灵”的“灵动语文”特点。也让学生在老师看似不经意,实则目的明确的引导中走向文本,漫溯至语文学科素养的深处。

    三、启发点拨重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马老师很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来创设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有学生在解读作者和金陵人的答不对问的问题中,理解出现偏差,马老师没有急于向学生指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设置一个两人对话的场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对“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的背后深意有了自主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马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从激趣导入的情境创设,还是到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最后的拓展迁移都能看出她在课堂上的引导启迪全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用语言的独特之美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语文学科素养渗透。同时又以语言文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学习任务的驱动,去思考和实践,在“读—思—品”相结合的探究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要做到她这样自然高效,又灵动多姿的课堂教学,我想除了在平时工作中钻研课标,研读教材,探究教法,教研结合以外,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和她对比一下,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今后,我将继续向马婷婷等名师学习,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自觉进行业务学习,坚持阅读拓宽视野。力争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也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以语言启动学生思维,用文字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叙事】情境任务重实践 灵动自然助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y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