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在“你自己”的经验中吗?
当你看到别人生活得光鲜亮丽时,会不会羡慕?当你看到别人的朋友圈被频频点赞、祝福时,会不会幻想过上同样的生活方式?你会不会因为领导的喜好,而决定你自己的喜好?你有没有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便改变了对待女朋友的方式?
你活成了谁希望的样子?或者说你活成现在的样子,受了多少人的影响?如果你可以被随随便随的影响,然后把自己活得很随意,那么就等于是你做了一个最糟糕的决定,叫做“我被谁影响都没关系”。因为有这样的前提,所以你便不必刻意学习如何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而是看别人如何解决问题,你照做就好了。别人指导你的经验,你听一听一定会对自己有所开导的。这就势必造成了你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来于别人。使你自己在处理问题时生出一种“不太有所谓”的态度。
这方法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啊,用了再说吧!
比方说,当你的孩子哭闹时,你会下意识地拿起电话向朋友咨询,然后你的朋友会跟你反复强调她的孩子哭闹时,是发生了怎样的状况,遇到这样的状况时她做出的一些决定,或是接下来孩子继续哭闹,或是解决问题了。
然后你可能发现她说了好多话,但提取不到几句对你自己有帮助的信息,这使得你不得不在焦虑之中再次拿起电话,开始向第二位好友求助。
经过一席对话后,你看着怀里哭闹的孩子,你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从两位好友给出的不太对等、也不太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意见中,提取出依你之见、认为多多少少还算有点用的几条信息,然后拼凑成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过程会很快,在这种焦急、紧张的氛围下你也只能这么做,这样的场景很常见。
你小心谨慎地试图拿着唯一获取到的信息,来帮助你的孩子平复情绪,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你按照朋友们的孩子们出现的状况来分析自己的孩子出现状况的原因,你抱着对号入座的心态去关注孩子的健康及情绪。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都如此,一直在活在别人的经验里,这个经验来自别人仅有的人生阅历,这份经验你无法辨别对错。
如果你不活出自己独立的经验,那么你只能一直靠别人的经验,把自己的人生拼凑成一张混乱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赫然划出了每个人提供给你的“经验范本”,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每个人的圈子不同,经常接触的圈子和不停更换的圈子不同,由于种种不同经验范本的拼凑程度大相径庭,所以也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的生活方式会使人变得越发懒惰,因为人们总是有个心理预期,觉得每当到了关键时刻,一定有一些人的经验能帮到你。
这只是你以为的,并不是事实。即判断力出现了误差。以为自己的朋友一定能帮到自己,这是典型的不给自己留后路。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
并不是因为你对朋友具备最起码的信任,你的朋友说出的经验就一定能帮到你,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并不是朋友唯一的经验就一定是对的经验,唯一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别的经验可言,更何况有些状况对他们来说也只经历过一、两次而已;
你并不是只有“向朋友、亲人、同事等亲密关系咨询”这一种信息来源,你还可以有更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如在问题所属分类的书上去获取更专业的意见,当然这需要你在遇到问题前就掌握一定的信息储备。
他们和你一样,他们具备的经验大部分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你的朋友们也和你一样,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样焦虑,他们的解决方案都大多也都是临时性的,因为相互影响的生活方式,使得同处在一个圈子当中的很多人会用类似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如果你身边的圈子里存在大量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等,那么大概你也一定属于这个圈子,也就不会有“在慌乱中向别人求助”的习惯了。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大概也能想象到你的朋友们遇到这类问题会怎样解决。事实上,如果人们多留出些思考时间和空间给自己,那么生活里就不必常常麻烦他人。
并且你在麻烦别人的时候,也无法确定别人给出的方案是不是一定能够帮到你;
你无法确定别人在听你阐述问题的时候,是百分之二百用心的;
你无法确定他们理解的你的问题时,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还是站在你的角度上;
你无法确定你向别人求助时,他们是不是恰好有空;
你无法确定你求助的时间恰好适合对方深思熟虑后再回应你。
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向别人求助,可能会导致你的做法是由别人的经验决定的。这些经验的有效性未经过证实,只是他们唯一能给出的经验。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时常发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听从别人的经验,不如构建自己的经验范本
一味寻找比自己优秀的人,不如先使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当一个人整天遇到麻烦就去求助,又无法确定求来的方案是否有效时,这无疑是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
与其去“试用”别人唯一的经验解决问题,不如在尝试中去建立自己的经验范本。哪怕你对自己的尝试和思考方式也不够确定,但至少你把期望用在自己身上时,你能保证自己的态度和决心会引导你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不要整天遇到问题就想着总有人会帮到你,那么你什么时候能帮到你自己呢?
当你在一次次失败的经验中渐渐清晰如何解决问题时,相信我,你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的,并且你的处理方式会越来越接近正确。因为亲自试过错后的你,会逐渐懂得如何避开障碍及风险,懂得解决问题前都需要对哪些必要因素进行深思熟虑。
相比之下,若你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你甚至无法反复问对方“你真的确定这样就是对的吗?”因为这不符合求人帮忙的人设属性。
经验本身没有正不正确,只有适不适合。你在自己的生活里经历过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有多严重,别人了解得永远不如你来得彻底,不是吗?那为什么还要让别人那份不够适合你的经验,来阻碍你积累自己的经验呢?求人终究不如求己。
小结:
在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没有人能比你更加了解。
别让别人的思想和经验来阻止你积累自己的经验。
尝试解决问题,总比直接去求助要合适。
没有谁能在别人的经验范本中取得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