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道

作者: 原疯不动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20:16 被阅读0次
文字之道

相信很多人都碰过一种情况,一个字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得不认识了,而且越看越不像。

不要以为我说的是什么生僻字,而是随意一个非常普通的常见字,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曾经多次遇到过,只不过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也没在意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最近翻阅这本《文字之道》。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得以延续下来的文明,汉字是最重要的因素。几千年前的汉字我们至今沿用,虽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文字的形和义还在,源头也是一样的。而其他文明的文字已经断层,甚至失传。有人说,即使是英文,今人几乎看不懂莎士比亚原著的文字。

文字不仅是文明的载体,汉字本身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源于易经八卦。所谓一画开天,伏羲画卦的时候,”以“—”为阳爻,以“--”为阴爻,组成八卦。每卦各有三爻,分别排列组合成乾、坤、震、巽、坎、离、兑、泽八卦。

易经八卦我不懂,只是依葫芦画瓢,将大致的原理摆一摆。恰巧最近同时在看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也似乎明白了“一”在古人中的智慧。

“一”在《易经》中乃一画开天,一划分阴阳;“一”在《道德经》中表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在儒家被孔子奉为“道一以贯之。”

可以说,中国文字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就是从这“一”画开始的。“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蕴含着中国古人对天地、阴阳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文字之道

《文字之道》中首先以“文字”二字来阐明文字的根本所在。

文:一点一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下部为“爻”的省略,而“爻”表示阴阳相交。在金文中,“文”字的中央还放置了一个象形的“心”字,表示“文”要用心去观察。“文”字的读音通“闻”,表明不仅要看到图像,还要用耳朵去“闻”,去听“文”之音。因此,“文”的字义是“天地阴阳相交”,“文”的字形、字音本身就在说明文字取象于天地,因阴阳变化而来。“文”是天地文明之象,使人和天地产生共鸣,化育万物。

字:“宀”本身就是一个字,形如张开的双腿,是生门的象形,其音同“娩”,字义就是分娩的意思。“子”就是一个小孩子的象形字。因此,“字”的字义就是生孩子,其读音同“子”。

所以“文字”的基本意思就是天地阴阳相交化生万物,其所指不只是文字所指的对象,而且包括文字本身。先有文,后有字,字是文生出来的。文字本身也是从天地阴阳相交、变化中生出来的。

读到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同时也忽然意识到我们对熟悉的文字表现出来的“间歇性失聪、失明”,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字仅仅停留在“符号”“工具”上。

对多数人而言,文字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这种属性在英文字母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但中文汉字却不然。

可是我们从小以来一直受到的教育,几乎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完全没有领会文字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导致只记其形,不知其义。

说到“义”,《文字之道》又一次给我们展示汉字的精妙。

“义”是简化后的文字,虽也有其内在含义,但与其原来的的“義”字相比,缺失了我们老祖宗造字的真实意图和深刻内涵。

“義”字上部为“羊”,实际为“善”字的省略。下部是个“我”字,“我”字左边为“手”,右边为“戈”。所以“義”的本有之意是持戈以护善!

多么美好,多么伟大的汉字!

《文字之道》中还给我们讲述了成语“画地为牢”的典故。

周文王精通八卦,善于占卜。传说当时的人们犯了法,执法官就会在地上画个圈,以圈为牢,让犯人“站”在圈内,犯人也不会逃跑。因为文王手中掌握着“占卜”这项高科技,只要犯人敢逃跑,文王就会启用这项高科技,无论犯人跑到天涯海角,文王都必定会将他抓回来,而且加倍处罚。

所以,古时候的“站”字很可能与“画地为牢”这个典故有关。“站”字左部为“立”,直立、站立、原地不动之意。为什么不能动?因为右部有个“占”字,占卜的意思。只要你敢动、敢跑,我就能通过占卜将你抓回来。

太有意思了!如果小时候老师能够将这些妙趣横生的汉字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又何至于“上下左右人口手”这样味如爵蜡般死记硬背呢?而且我也相信,我绝对再也不会对“语文”二字望而生畏了。

相关文章

  • 文字之道

    相信很多人都碰过一种情况,一个字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得不认识了,而且越看越不像。 不要以为我说的是什么生僻字,而是随意...

  • 每日有书: 观看之道

    ——· 关于本书 ·—— 《观看之道》是1972年BBC艺术纪录片《观看之道》的文字摘录版,是艺术评论领域的巅峰之...

  • 文字的养生之道

    优美的文字赏心悦目,文可养身更养心,在活动手指头的同时,把流水般的生命潺潺溪流地注入心田,滋润着经常受伤的灵魂。 ...

  • 黑白之间,尽显文字之道

    鏖战一晚,在野狐平台取得一波五连胜,顺利将新注册的账号打上5段,欣喜不已。趁着这波士气,索性上来写篇随笔。 记得高...

  • 这么巧,我也在读《学习之道》

    刚好今天晨读内容来自《学习之道》,体会到了内容组深厚的文字功力。 这周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学习之道》,作者是芭芭拉·...

  • 日日|2016.08.28

    周末看完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还记得看《说话之道1》的时候还不是特别的了解蔡康永,还觉不出文字风格里面老蔡的语...

  • 礼器米行爨宝子

    古碑帖浩如烟海,各具其美,各臻奇妙。临帖就是和古人对话。探究文字之道。

  • 兴家文化第44期读书会有感

    首先课文不长,听着大家朗读似乎有些熟悉的文字,感受课文中即带着易懂的道理又深藏教育之道的文字,内心是愉悦轻松的满足...

  • 山豆随笔之66

    今天累趴的节奏,就简单分赏一段文字。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以,诚信对一个人特...

  • 聚焦之道,文字聚焦“我是谁?”

    我不由得我自己。我是自由的。我是不自由的。 具体是这样的,聚焦下面的话。 语句: “我”很不开心。 “我”今天很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ai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