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作者: 马老师0000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3:26 被阅读179次
    颜回.jpg

    一、原文

    《论语•雍也•第2章》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二、字义

    哀公:鲁定公之子,此问在孔子晚年返鲁且颜回过世之后。
    不迁怒:怒于甲,不迁于乙。
    不贰过:已犯之过,不再复犯。
    亡:无。


    三、文义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有哪些好学呀?”
    孔子回答:“颜回好学,他有怒能不迁移到别处,有过失能不再犯。可惜短寿死了,现在没有听到好学的了。”


    四、意义

    1、或有言此问乃哀公欲让孔子举荐弟子。

    《朱子语类•卷30》也有弟子问到,朱子回答“与哀公言,亦未有引进后学意,要紧只在不迁怒,不贰过六字上”。


    2、孔子回答颜回好学,那好学个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章即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集注》解释:“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本章《论语集注》,引程子的话“学以至乎圣人之道也”。以下摘录。

    或曰:“诗书六艺,七十子非不习而通也,而夫子独称颜子为好学。颜子之所好,果何学欤?”程子曰:“学以至乎圣人之道也。”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焉。若颜子之非礼勿视、听、言、动,不迁怒贰过者,则其好之笃而学之得其道也。 今人乃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所以为学者,不过记诵文辞之间,其亦异乎颜子之学矣。”

    颜回为“孔门十哲”德行科第一,所学深远,得力在立志。
    《孟子•滕文公》“颜渊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3、“不迁怒,不贰过”的内涵

    喜怒皆人触物而生之情,然怒则攻心而伤人。按心理学,发怒是由于感觉受到外物的威胁、内心不安全而发。常人难免怒于A事,而迁于B事;怒于某人,而迁于他人;怒于此时,而迁于彼时。

    《中庸》有云“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程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如“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念不念旧恶,迁不迁怒,只是是否有私欲。心中有私,则怒在我;心无私,则怒在物。

    所谓不贰过,先要知过,知过便难;而后改过;而后不贰过。
    《周易·益•象传》“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人何以不贰过?何以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当下一念,一番猛进,立加禁止。如芒刺在背,一知即拔。

    可见,“不迁怒,不贰过”乃是克除私欲之后的状态。

    《朱子语类•卷30》“今不必问过之大小,怒之深浅。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过能不贰,直是难。”
    《论语集注》“颜子克己之功至于如此,可谓真好学矣。”
    《朱子语类•卷30》“如颜子之克己,既克己私,便更不萌作矣”


    4、如何做到"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是颜回过世后孔子的评价,此事非易。
    《朱子语类•卷30》说“不迁怒,不贰过”是效验而非功夫:“不迁不贰,非言用功处,言颜子到此地位,有是效验耳”。然后大段篇幅讲述颜回的好学精进。

    《论语•子罕》“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颜回一开始,甚至可能给人偏于木讷的感觉。但大概正是他勤学谦逊,自省改过,才在孔门中精进不已。
    《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朱子语类•卷30》“初学如何须要教他不迁怒,不贰过得?这也便要如此不得,只是克己工夫。孔子不以告其它门人,却独以告颜子,可见是难事,不是颜子担当不得这事。其它人也只逐处教理会。”

    所以颜回一生,功夫只是孔子教他的“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内心的笃定,也让他愿意跟随孔子为学:

    《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朱子语类•卷30》“他这个是层层趱上去,一层了,又一层。不迁怒,不贰过,是工夫到处。”又曰:“颜子只是得孔子说克己复礼,终身受用只是这四个字。不违仁,也只是这个;不迁怒,不贰过,也只是这个;不改其乐,也只是这个。克己复礼,到得人欲尽,天理明,无些渣滓,一齐透彻,日用之间,都是这道理。”

    所以“克己复礼”的功夫,贯穿着他不断高攀的人格境界:“愿无伐善,无施劳”、“赐也闻一以知二,回也闻一以知十”、“回也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直到“不迁怒,不贰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5、我们如何做功夫

    常人自然难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上文也讲到立志和不断前进的“克己复礼”的功夫。克己复礼,是有这样的礼让我们进行自我关照,但礼崩乐坏、礼乐重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做功夫?

    《朱子语类•卷30》有个解释:心中是非分明。
    学生问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不是事后在静处反省得来的呢?我们常人有这样的经历,事后静处良知呈露,所以能有所反省。朱子回答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见得个道理透”,想迁怒也迁不得、有过不马上改就受不了。正如阳明所谓“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以下摘录:

    “敬之问:‘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莫只是静后能如此否?’曰:‘圣贤之意不如此。如今卒然有个可怒底事在眼前,不成说且教我去静!盖颜子只是见得个道理透,故怒于甲时,虽欲迁于乙,亦不可得而迁也。见得道理透,则既知有过,自不复然。’”

    同样下学上达,大概朱子回到了“格物致知”的路径:

    《朱子语类•卷30》“如今要紧只是个分别是非。一心之中,便有是有非;言语,便有是有非;动作,便有是有非;以至于应接宾朋,看文字,都有是有非,须着分别教无些子不分晓,始得。”


    6、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两句意思相近,乃孔子深惜颜回之死,感叹见真好学者之难。


    五、脉络梳理

    本章与前章"雍也",继续《公冶长》的思路,都是在品评古今人物贤否得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以例子彰显仁者境界。


    六、聆听启示

    颜子短命而死,然其短暂的一生而好学精进至于此。司马迁言“人固有一死”,颜子不负此生。憨山大师言:“因循度日,纵放身心,大限到头,悔之何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aomftx.html